6

行走桂峰 2022年07月20日

●黄清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古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

桂峰全村男丁就一个蔡姓,是北宋名臣蔡襄的后裔。桂峰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一个姓氏,却有宗祠和祖庙之分,宗祠用于议事,祖庙用于祭祀。

桂峰蔡氏宗祠位于石桥景区上游,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一幢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宗祠门楼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石门框刻一副对联:“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体现了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族训。宗祠四周框以围墙,顶部饰“松鹤延年”“竹鹿同春”等传统吉祥图案。

越过大门,是一小庭院,院内立一根围斗式石旗杆和九副旗杆硖。中堂楣柱悬挂“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筒联,为清乾隆朝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蔡新所题。中堂屋脊上,绘有二十四孝故事图案。

宗祠正堂楣柱联句为“最喜渊源崇元定,尚期家世继君谟”,门楼内柱有一联为“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元定”是指朱熹首徒蔡元定,“君谟”是蔡襄的字;“兰水”是指福建莆田的木兰溪,蔡襄是莆田人,“西山”位于福建建阳,蔡元定曾追随朱熹在此筑“西山精舍”相与讲学,并自号“西山”。这两副楹联告诉世人,桂峰蔡氏血缘来自蔡襄,文缘来自朱熹。

出了宗祠,沿左侧临溪石路而上,会遇到一奇特的石景。在一石板桥下,一石如同乌龟头伸出,因此将此景命名为“独占鳌头”。

再往上走,在临溪石路与屋间石巷相会处,有一古建筑叫“楼坪厅大厝”,因建于陡峭之处,布局紧凑,于右侧另搭一楼板为会客厅,尤溪方言称楼板为“楼坪”,故名“楼坪厅”,福建方言则称房子为“厝”。

楼坪厅大厝门额题写“绩绍西山”四字,两侧绘有壁画,门口石板铺成半个铜钱形,寓意要开支有度,赚的钱要用一半留一半。大厝正堂木雕甚为精美,悬挂“兄妹硕士”等匾额,廊柱柱础上雕有“暗八仙”图案,即以八仙所持的法器为图形。

楼坪厅大厝是台胞蔡龙豪的故居。蔡龙豪先生育有一子二女,皆取得美国大学硕士学位,楼坪厅大厝内“兄妹硕士”匾额即为此意。我与其子蔡易章先生有一面之缘,2020年,他多次电询家乡情况,嘱咐我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实在令人感动。

沿楼坪厅大厝前逼仄小巷前行,在转折处有一古建筑,名“石狮厝”,因厝内有一雕刻小巧精美石狮而得名。石狮厝装饰华丽,天井全部用青石板铺砌,台基用青石砌筑,正厅柱础雕有“麒麟送子”“马上封侯”等图案,中堂正门额枋券书石刻“爱吾庐”“居仁”“由义”等字,还有“双凤朝阳”“琴棋书画”等浮雕石刻,整座石狮厝就是一座小型石雕博物馆。

石狮厝门楼有一副精雕石刻对联,上联为“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之上”,下联为“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在书法上,蔡襄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理政上,蔡襄与欧阳修等同为谏官,以直言敢谏而著名。“九峰”是指蔡元定的儿子蔡沈,曾从学于朱熹门下,后隐居福建南平九峰山下,自号“九峰”;“朱李”是指朱熹与李侗,朱熹受学于李侗。这副对联,充分体现了桂峰人的“家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依村中小路继续向上,在半山间有一观景台,可以观看村庄总体面貌。桂峰村庄风水呈“飞凤衔书”形,两山旁夹如凤之双翼,中垂山脉似凤头,山脉上一小片丛林如同凤凰头顶的冠羽。站在观景台上,桂峰风水布局一目了然。

顺着半山腰的平路直行,会看到一座石基层层叠叠的古建筑,叫“后门山大厝”。尤溪人习惯称房子背后的靠山为“后门山”,因该建筑位于所有建筑的最高处,故以山名其厝。后门山大厝整个地基建在陡峭的山边,石砌护坡从山涧开始砌筑,多达14层,高达30米,四面用土石墙围筑。据说,后门山大厝当年建造时耗银一万三千两,用时十余年才建成。

沿着山涧旁石路而下,绕过清代茶楼,来到蔡氏祖庙。祖庙正位于“凤头”处,完全融入村庄风水布局,从远处看,其硕大的圆形窗棂,有如“飞凤”的双眼,使“飞凤衔书”的造型更加活灵活现。

现存的祖庙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粗梁大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正堂厅头设有神龛,陈列蔡氏祖先神位,供后裔春秋祭祀。

蔡氏祖庙是桂峰书香荣誉的最高展示之地,亭内堂上高悬“九峰毓秀”“父子翰林”“父子举人”“进士”“文魁”“武魁”“拔贡”等牌匾。从墙上介绍可知,桂峰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举人12名、秀才412名。

祖庙大堂上悬有高约一米的“忠”“孝”大字,为朱熹手迹。最有意思的是“孝”字,在字右上方是人像,左上方是猴像,右侧是一个人作揖之态,而左侧是一只猴子在拳打脚踢的动作,寓意“孝者成人,不孝成猴”的伦理。

在移步换景的桂峰村庄行走,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建筑是历史的镜子,来桂峰游玩,可以在古建筑中寻找历史的足迹,品味文化的积淀,探寻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寓玩于学,不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