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的高标准农田制种基地
客坊乡客坊村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宁县坪上梯田莲海吸引游客前往打卡游玩。
明一国际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包装线上巡检。
建宁年产40万锭多功能差异化混纺纱线项目
游客在客坊乡水尾村开展红色研学游活动。
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的高标准农田制种基地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收割。
建宁县黄桃喜获丰收。
●本报建宁记者站 饶丽英 肖开涯 陈晓星
金秋时节,行走于建宁大地,处处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洋溢着绿色崛起的浓厚气息。万木竞秀的山川,碧水悠悠的河流,绿色盈溢的产业,活力四射的城乡……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让人赞叹。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建宁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坚持“聚合力、补短板、创示范、惠民生”,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奏响了一曲曲“绿色崛起、美丽富民”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
乡村振兴满目新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街道整洁了,河水干净了,房子就像新的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说起家乡的变化,一年多没回家的溪源乡溪源村村民杨炳发赞不绝口。
2021年8月以来,溪源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列入重点攻坚任务,并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党群互动工作模式,在全乡掀起工作高潮。
“我是党员,应该带个头,就从我家开始,明天就动手拆。”在楚尾村“居民夜谈会”上,老党员黄长材坚定地说。此前,楚尾村岩下组公路沿线5栋需拆除的杂乱附属房久攻不下,乡主要领导便带队到该组召开专题“居民夜谈会”。第二天,黄长材主动拆除自家附属房,在村里引起强烈反响,彻底打消了那些“观望”户的侥幸心理,当天就有其他2户跟着一起拆除。
党建引领添动力,美丽乡村展新颜。“旧墙翻新”留住老韵味、巷尾墙画赏心悦目、规划齐整各具特色……眼下,走进建宁县各乡镇,一幢幢整治好的农房焕然一新、错落有致。
点缀于山水间的“诗意画卷”,是建宁县大力推进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建宁先后开展城乡建筑风貌管控提升攻坚行动、清新闽江源雷霆行动、美丽建宁“三清双提”行动,形成村庄清洁、水体清澈、空气清新的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格局,切实提升村容村貌整体形象、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全县9个乡镇因地制宜,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国省干道、“两高”沿线村庄风貌整治提升,先后完成房屋立面改造4000余栋,庭院改造提升882处,惠及群众5285户。同时,建宁县积极实施集镇道路“白改黑”工程,构建舒适、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群众出行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各乡镇“白改黑”共计完成40余公里。
如今的建宁美如画卷,一排排楼栋和果实累累、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交相辉映,文明之风遍吹田间山头,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绿色产业节节高
秋阳下,走进建宁乡村,但见田野里,金浪如海,一垄垄杂交水稻连阡累陌;山坡上,果树成片,一株株油茶树、猕猴桃硕果缀枝,漫山流香……一幅现代生态农业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闽江正源山水秀。建宁物产丰饶,瓜果飘香,年种植建莲5万亩,两桃一梨13万亩,杂交水稻制种15.5万亩,“生态+农业”新业态蔚成大观。
建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生态化与品牌化、适度规模化相结合,设立品牌办,创设“建宁五子”区域公用品牌,开发“建宁红”生态茶,举办农产品订货会、“为荷而来”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建宁五子”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响特色品牌,带动特色农产品量价齐升。
同时,围绕“稳基地、育龙头、打品牌、延链条、强保障”种业发展目标,创新建立种业“1324”工作机制,打造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引进先正达集团中国、华谷高科等种业龙头企业落户建宁,不断做强种业“芯片”。
今年5月开始,建宁县将每月6日设为“三问三结合”服务企业日,由县处级领导带头开展“点对点”帮扶,干部下沉,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访企业、项目,收集问题,列表交办,挂单销号,累计收集企业诉求118个,已解决107个。同时,在全市率先推行“跨省通办”“跨区通办”政务服务模式,营商环境由2020年的全市倒一提升至去年全市第二。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天赋异禀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建宁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
今年以来,建宁采取驻点招商、产业“云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主动出击。今年共签约项目78个,建宁(闽赣)省际公铁联运物流园、奥晟科技、闽江源白酒等35个项目落地建设,一季度获全省“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第二名。
精准帮扶,助企增效。用心扶持明一国际等龙头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顺利获批;全力支持铙山纸业与厦门承业集团开展并购重组,推动企业涅槃重生;重点抓好20个财税增收项目,“一企一策”助力同越管件、云杉纺织、味蕾跳动等企业增资扩产,推进“两矿两水”资源开发利用,拓展新的增长点、生财点。
“政策暖心、服务贴心、办事顺心、风景舒心,在这里投资发展,我非常开心!”福建云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红色文旅活力足
10月14日,走进建宁县少共国际师主题展陈,馆内全方位展示少共国际师成立过程和战斗历程,一批来自上海的游客正在参观学习。
建宁是中央苏区、红色圣地。去年以来,建宁县将红色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挖掘革命历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新亮点。
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红军无线电体验馆先后建成,黄坊乡将军殿阻击战指挥部旧址及杨坡寨战斗遗址已完成修缮,东山大捷塔、濉溪镇大源村雪山岽——五镇岭阻击战研学基地工程正加快建设。
客坊乡水尾红色小镇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条条红色教育精品路线业已形成,建宁已成为全省知名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
红色是建宁的底色,绿色是建宁的亮色。建宁县深挖红色资源,设计多条连贯的游览线路,向明一生态牧场、上坪古村、谢马苏梯田莲海等延伸,逐步形成“红色+古色+绿色”,点、线、面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全县旅游业态。
建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策划实施了环金铙山旅游带等10个文旅项目,其中,谢马苏梯田莲海一期旅游建设项目已竣工,今年夏天接待赏荷游客5万余人次,“三之·五子”生态文化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渔人码头项目即将竣工验收,金铙山谷项目(谢马苏项目二期)正在优化设计,并持续推进“5·20新文旅”系列项目后半篇文章,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沃野平畴翠浪斜,稻香十里接农家。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村庄变美变富,村民幸福感日益提升。“现在的家乡一天比一天美,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均口镇村民熊燕青说。
民生实事惠万家
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微公(乐)园建设、新建的县总医院投入使用、建宁一中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让建宁百姓感受到了温暖的“民生阳光”。
走进新投入使用的县总医院,“幼儿园”式的儿科、智能化的自动分药机、分布在各个角落的自助服务终端,整个医院功能区清晰明了,环境干净整洁,让人倍感舒适。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医得好病,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始终是建宁县委、县政府牵挂的重大民生问题。
建宁县通过开展慢病一体化管理攻坚行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增设智能无感防疫管理系统及无痛胃肠镜项目、建设县域六大中心等措施,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今日建宁,惠民福民,润物无声。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宁县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从全市第八提升至第四,职业中学两名学生在园林技术专业高职分类招考中获得全省第一、第二名;客坊中心小学真爱“6+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入选教育部首批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全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培训班在建宁举办。眼下,建宁聚焦教育发展短板,全力推进建宁一中新校区、二实小新建等项目,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强化基层治理,守护百姓幸福。建宁县成立全省首家公共法律服务共治中心,建立省际毗邻地区“五联”工作机制、打造“边界枫桥”,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的7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建宁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策划实施了总投资28.6亿元的15类2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征迁“百日攻坚”行动,顺利突破了一批征迁历史遗留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绥安千年”特色古街、水南新区连片开发,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抓好交通路网“白改黑”三年行动,对全县100.1公里国省干道进行提升改造。
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奋斗场景,一曲曲笃定从容的发展旋律,一份份喜上眉梢的民生答卷……
登高望远擘画新篇,脚踏实地阔步前行。建宁县正在实现城乡发展与传承红色基因、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征程上加速迈进,绘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以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宁
踔厉奋发向未来 献礼党的二十大
202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