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我家的“人世间” 2023年02月15日

●江雯臻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我们也在时代的发展中用奋斗和拼搏谱写着每一个普通人并不普通的生命历程。

我的太外公,海对岸白手起家;祖父,在第二故乡建设美好家园;父亲,跃出农门,致力道路工程建设;展望未来,教育战线上有我。

“1989年,那年我36岁,那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见我的父亲……”捧着泛黄相片,奶奶陷入回忆。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奶奶的父亲——我的太外公终于踏上他阔别36年的故土惠安县,见到他思念已久的孩子们。短短几日相聚,他决定回金门处理好手头的活,就在故乡生活一段时日。也许是久别重逢后的激动,也许是难忘故土的兴奋,又或许是愧对妻儿的内疚,回金门仅三天,一场脑溢血带走了他。

奶奶说,那年他们兄妹四人应金门妈妈(太外公在金门娶的妻子)邀请,前往探访了父亲生活过的地方。太外公的轮廓逐渐在奶奶脑中清晰起来:1953年的某一天,太外公如同寻常,出海打鱼,不曾想,船桨断了,船随浪飘到台湾金门。身无分文、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太外公走在陌生的街道,吃的是乞讨来的食物,住的是他人的屋檐。终于,善良的理发店老板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个临时的“家”。从被收留的那天起,他立下了誓言:努力,搏出天地,早日回家!每天,他总是起得最早,睡得最迟的;他总是将店内每一个地方清扫干净,每一块毛巾码放整齐;他总是对照模型将一天所学悉数回顾;他总是收集图片研究探索新的发型……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得到老板的肯定,他手艺精湛、引领时尚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他的精明能干、童叟无欺让他跨界餐饮业、娱乐业。巅峰时刻,太外公拥有商铺成排,积累大量资产,被推选为金门商会会长。

飘零异乡的太外公,愣是在异乡扎下根,长出了叶,开出了花,他用自己的拼搏、努力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我和你爷爷都是普通建筑工人,我们这一生打交道最多的便是钢筋、水泥。”奶奶总是提起爷爷,虽然,爷爷离开人世已多年。

1968年,爷爷跟随建筑队从惠安来到大田县。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是窝,夏天蚊虫多,冬天风雨大,春天蛇到访,居无定所,食无定餐,背井离乡的艰难可想而知。1974年,奶奶婚后也来到大田,虽然还是住工地,总算是在大田县城安了家,开启了第二故乡的生活。奶奶说:“那时候,粮食是分居民粮和农民粮,我们只能拿农民粮,劳累干了一天的活仍然无法让三个孩子把饭吃饱,那个年月物资匮乏,买任何东西都要用票。国家改革开放后家里经济才逐渐好转。”爷爷历经风霜却不断前行,从砌砖的小师傅到能带队的小组长,从初中文化自学到能画施工图纸,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从员工到房地产公司的副经理……久居他乡是故乡,在这里,爷爷奶奶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培育出三个孩子,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二幢房屋。

“我读书时,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高速公路这个章节自己看看,你们接触机会比较小,没想到,我工作的第二年,省里就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了。”我的父亲——一名路桥高级工程师如是说。

自学自律,勤勉学习的父亲一直是奶奶的骄傲。1992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交通院校。 1996年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县交通局,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年轻人要踏实、肯干、多钻研业务”,爷爷朴实的话语总是回响在父亲的耳边。“术业宜从勤学始”是他的座右铭。从小到大,我总是看他拿着图纸画了又画,对着数据算了又算……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从员工到总工程师;从农村公路到县道;从省道到国道;从国道到高速公路,直至即将开通的铁路。父亲用他的所学,扎根一线,挥洒着他的汗水,奉献着他的青春……

父亲总喜欢带我到他参与修建过的公路上转一转。在高架桥上,我思绪飞扬,信马由缰任驰骋:“谁持彩练当空舞?”我景仰高速公路的景致,我眺望“银线”把山路扯直,我更敬佩如父亲一般的公路建设者们。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支教鞭授学业。”想想,几年后的今天,我该站在讲台上授课,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生活在人世间,我没体验过前辈们种种艰难困苦,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创造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享受着美好生活,我也会接力奋进,书写属于我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