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外婆坐上从大田北站前往永安的火车去看望舅公。路程不长,车程40分钟,但这是老人去过最远的地方。
外婆说,晕车的人去不了远方。以前,她能去的地方,便是县城人力三轮车能送到的地方。后来,外公买了电动助力车,她才可以到近郊石牌、华兴等乡镇走走看看。
外婆是“童养媳”。在外婆十岁的那年,她的娘家因没有钱还给我太奶奶,便将外婆留下。我的太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外婆作为唯一的“女儿”,家里的家务便都落在她的身上。后来长大,外婆嫁给了“大哥”,相夫教子,养育了四个子女。
她做烤兔,手艺好。当时的满田春市场,有数十家烤兔店,外婆在其中摆摊。那时,市面上卖的烤兔,最后一道工序上油,采用的是菜籽油,而外婆用了品质更好、价格更高的茶油。又凭借着爽朗的性格和勤快,服务态度十二分周到的外婆,得到很多顾客的认可,县城有很多酒家长期向她订货。
她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她说的话总让人觉得很有道理。
记得我读高中时正值叛逆,有一次,母亲正在气头上,抓住我一顿猛打。外婆拉住母亲,说教育孩子是用教的,不是打出来的,你们兄妹四人我什么时候打过你们一下?当时,只觉得逃过一顿打。后来,我考了教资,突然想起外婆的日常教育理念,才发觉在奉行棍棒教育的彼时,她有多超前。
外婆没上过学,在用杆秤的年代,2位数乘以2位数、3位数的算法,外婆心算起来快速且准确。我常常在想,如果她能有个读书的机会,又会有怎么样的一个光景。
去年底,兴泉铁路通车在即,各媒体争相报道。我在评论区里看到一些留言:“绿皮火车而已,搞这些大阵仗。”“都什么年代了,才通个火车,还这样开心。”……
刚开始,我从通车的便利、意义等角度去回应。后来,我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因为这些人确实坐过更好的火车,到过更高、更远的地方,紧跟着时代走,包括我。我也常常会忽略外婆那样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地方,并且被各种因素绑住脚的人。
我很幸运生在美好的时代,但对于外婆来说,这是她落伍的时刻。时代的进步让我们跑得飞快,也将他们甩在身后。
乡下老家的老人们,一辈子省吃俭用,送孩子走出大山,去更远的地方。孩子们生活好了,他们也老了,守着老宅,伴着鸡鸣犬吠度日。
假期里,儿孙不再盼着回乡下,不再期待山上的春华秋实,不再嘴馋老人在潺潺的溪水里摸出的田螺和鱼虾。春节难得相聚,一家人却各自行动,不再整齐坐着看春晚,孩子也不会缠着长辈出门放炮仗或者讲古。院子里燃起篝火,烤熟的地瓜,同样唤不起孩子的兴致。此时,微信“一家亲”群里不断地推送祝福,年轻人低头开心地抢红包雨,欢声笑语和儿孙满堂,老人却插不上几句话。
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感触很深:老人坐着火车看着窗外,周围的人全都在玩着手机。网友问,那些不玩手机的老人,是怎么度过火车上漫长的车程?
数字时代,商超的扫码下单、医院的扫码预约和电子医保,还有之前火热的行程码等等,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出行,却也常常看见因不会使用智能机,而被拒绝得手足无措的老人们。有时候真的很感触,老一辈人的努力,让我们坐上了时代的列车,而时代的进步让他们不懂该怎么买到上车的车票。
感谢我的外婆养育了我的母亲,感谢我的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供我走出大山,让我有机会走很多的路,坐很多的车,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母亲在我读初三时,答应我若期中考成绩在年级前十,就给我买自行车。那次,我从年级三十多名进步到第九名,如愿得到了当时县城特流行的“奥威特”单杠自行车。此后,我没再买过自行车,上了大学,我有机会坐了动车、坐了地铁和飞机。人生如车,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或许起点落后,或者出行方式不同、速度不同,见过风景也不一样,但我想只要不乱中途下车,总能挣出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