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近邻文江溪 2024年01月03日

●纪任才

去文江,我们是经过尤溪县新阳镇高士村,从这个方向进去的。

高士村隔壁是大中村洋梅自然村,旧村名叫杨梅。我们走进去看了看,一棵杨梅树也没有发现,柿子树却是不少,绿叶间的果子已开始泛黄。田间修建了2个小公园,小巧精致,设置有文化宣传牌、体育器材、条凳,种上的草坪长成了厚厚的地毯似的,分别以古树为中心,一棵是古樟树,300多年树龄,已挂牌保护,另一棵树不挂牌,问不出什么树名。两棵树枝繁叶茂,如撑开的巨伞,相距不足50米,连接着一条鹅卵石小径。此时正是金秋时节,稻田黄灿灿的,人们开始收割稻子,有的把打谷斗摆在村道一边,看到车子开过来,赶忙把地上的帆布折起一角,好让车子顺利通过。

大中村有6个自然村,文江溪从中流过,呈现出最美的S形姿态。3个自然村坐落在溪的这岸,3个分布在对岸。有个自然村叫麦塆,依偎在文江溪大弯内,与大墘自然村隔溪相望。溪的中间有块沙洲地,叫中心坂,三四十亩面积,把溪流分开两边走,靠麦塆流的是大水,靠大墘流的是小水。大墘人曾把中心坂开垦为田,种过水稻,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洪水淹没之后,田地尽毁,再也没有恢复过,变成了沙滩地,被流水不断冲刷后,沙子变得洁净,还有龟鳖爬上来下蛋。此后靠大墘这边的水道逐渐缩小,中心坂地块最终与大墘连成一体,如今长出了一片绿竹林。

文江溪是闽江支流——尤溪的一条源流,发源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在文江镇域内流经大安、朱坂、文江、大中等4个村,除了朱坂村,其余都是从村庄洋面穿流而过。文江村是镇政府所在地,旧有汶口坂之称,显然是文江溪的一片冲积地。我们在午后来到岸边,但见文江溪开阔、舒展,流水的波纹闪烁着阳光。文江的“文”字,有柔和、不猛烈的意思。以“文”名江,意味着溪宽流缓、水波不兴。天然的地理优势,使文江成为码头重镇,繁忙的水运,在老一辈人中仍有清晰的记忆。对此,《大田县志》(1996年版)有着详细的描述:“古时文江有城。文江溪自西向东流过其南门,文江城码头就在南门外的河滩上,用河卵石铺成一条简易的码头路,以利装卸物资。几十条船舶沿着半月形河滩停靠。夜间装卸时,船灯、炊火、河滩路旁照明的油柴火,照亮整个河滩,显出文江城码头的繁荣景象。” 如今,文江村溪边建起了石砌护堤,码头、渡口、木排装排点等旧址都不见痕迹,只能找到大概的位置。在下游不远处,即大中村的柴桥头自然村,又建起了水电站大坝,一溪流水被截拦之后,更是呈现出丰满而平静的面貌。

所谓的城,指的是镇江堡,坐北朝南,据说建造于清康熙年间。我们在镇上几乎找不到对镇江堡有所了解的人。文江村干部林克勇开着一辆蓝色的长安铃木小车,连小巷子也可以开进去,带我们去看古堡旧址。这个地点现叫红砖,如果不经指点,基本看不出堡的样子,只剩下一段墙基。据测,堡长将近200米、宽100多米。曾经有三个门,东西各一个,中间一个通向溪边码头,即是南门,几年前还在,石砌的拱门,石缝间长出了草,石壁上青苔斑斑,也因护堤建设而消失。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镇政府办公地点,也是圩场所在地。我们走进去,看见二三个老式木头房子,并不完整,只剩下半个房,两层的,一楼很深,有十几米深,三个房间,二楼窗户朝街,有推窗的、开窗的。遇见一个老农,坐在自家楼下在切地瓜藤叶。他说,小时候常到圩场来,有卖肉的、开布店的、收铜的、卖铁的……一条街都是店铺。20年前,他买下了这里的旧房子,后来翻建成了新房。

这个城的构成,还包括十八巷,十八条石铺小巷,一二米宽,长短不一,长的有二三百米,短的只有十几米,平行间隔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条条通向文江溪。靠近镇江堡的是第1条巷子,老渡口在第15条巷子口。从渡口有一条石板路通向镇江堡,约一公里长。这些巷子还在,铺上了水泥,巷子口两边的老地基,大多开垦成了菜园,种上了地瓜、生姜、木薯等,房子靠后靠山建筑,往巷子里面望进去,看不出几多深处。听当地人讲,巷中还有十八口井,目前仍有几口井在使用。

1960年初,文江大桥建成,为石墩木面桥。也在这一年,文江溪断航,码头也失去效用。此后,圩场从镇江堡搬到了溪对岸的桥头,现在叫文江街。农历逢五逢十为文江圩日。圩场位于公路边上。一逢圩日,经常出现堵车的现象。因为水路通达,这里的圩场历来都比较热闹。

在文江圩场,买卖最常见的是地瓜苗。培育地瓜苗,要选好地瓜种,在秋季收成之后储藏起来,待到次年清明前后下土栽培,十天半个月之后长出新苗,再进行移植,到了农历四五月份长出了地瓜藤,剪下一截再剪成若干段,扎成若干捆,一担担挑到圩场去。这地瓜藤剪了又长,五六天之后又可再剪一次,可以持续到立秋之前。地瓜品种多样,黄心的较为普通,白心的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红心的软烂甘甜。到周边圩场上去卖,还到尤溪新阳、管前以及沙县湖源、永安槐南、三元中村等地去卖,或开着拖拉机去,大多是挑着走路去的,晚上10点多出发,次日早上赶到圩场,卖完后立即赶回,晚上10点多才能到家。上世纪90年代以后,普遍通了班车,才逐渐减轻了些许辛劳。

金秋时节,水稻熟了,地瓜也熟了。人家挖出地瓜,把地瓜藤叶也挑回家,切成碎碎的,晒成干,便可作为饲料,平时拿出一些,煮烂后用来喂猪喂鸡喂鸭。

大安之村名,因古时一大庵,“庵”与“安”同音,雅化而来的。大安村分布在文江溪两岸,一边叫东洋,一边叫西洋,洋面狭长,地势平坦。村头建有拱形大坝,水流落差5米,形成一道弧形瀑布。村尾建有桥亭,叫文澜桥,长66米,宽4.3米。每当天气转热,桥上坐着很多乘凉的人。每年农历五月至八月,有四五场唱诗会在这里举行,大多是老年人,五六十岁以上的,男的居多,也有女的,从文江、建设、奇韬以及尤溪新阳、永安槐南等地赶来,坐在桥的两边长椅上对唱诗歌或山歌,一般是吃了晚饭开车来的,唱到晚上10点再赶回去。这是乡间最动人的场景吧,质朴又古意盎然。2022年,60多岁的廖之演老人在家里摆了七八桌,自请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村里在桥上安装了电灯,在桥头建了公共厕所,桥头另一端连接着金钟山公园,可以沿着步道上山走进森林。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村人的聚集场所在“渡船头”,一条渡船在东洋与西洋之间来回摆渡。渡口也是货船停靠处,当作码头使用。文江溪通航的年代,大安村有十余条鸭母船,2吨多的载重量。廖之响65岁。他爷爷就有一条船,载货往返于尤溪、尤溪口,甚至福州之间,一条船上有3个船工,完全是靠人力撑船的。建文江大桥时,从老房子地基上撬起来的石板作为建桥材料,就是靠船只运送出去的。

有一个初夏的晚上,他爷爷和人到溪边乘凉赏月,发现一只大鳖在爬行,迅速把它掀翻,再用膝盖跪下摁住,叫同行之人去找绳子和棍子,绑好后一起抬回家,用老秤一称,有48斤之重。廖之响说,以前,溪水清澈,溪边无淤泥,全是干净的鹅卵石,还有人把香草冻放在溪水中冰凉。鱼很多,清晰可见,大鱼不少。全村人都会游泳,经常有人下溪摸鱼。比如鲶鱼,二三十斤重的很常见,长得像胡子鱼一样,有一米多长,躲在石洞中。村人持棍潜水,往洞里捅一捅,感觉软软的,一定是有鱼了,便游出水面,抓些树枝或杂草什么的堵住洞口,然后把准备好的雷公藤(碾得碎碎的,用粽叶包住),用鱼叉塞进洞里。毒液释放出来后,被鲶鱼呼吸进去,很快就被毒得半死。再用鱼叉叉进鱼身,慢慢拖出来。有时鱼还未完全休克,就任由它游,鱼叉系着四五米长的绳子,放松绳子跟着它游,直到它无法动弹,才用两手抱上岸来。有个叫阿东的人,有一天吃过早饭,见有一条白白的鳗鱼漂浮在水上,赶忙叫来家里人把它捞上来,有80多斤重,是被水獭咬死的,头部有水獭爪子抓过的痕迹。

村里有个专门打鱼为生的,每天带上几只鸬鹚,撑着竹排在溪中漂游,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收手歇业。那个时候,永春人也会一年来一趟,七八个人,在村里住上四五天,天天下溪捕鱼,边捕边卖。他们沿溪而行,走到哪里,捕鱼到哪里。最好的捕鱼时机,在发大水之际。那些鱼躲在河湾处,习惯汇聚在溪流汇合处,一网撒下去,可以捞上来很多鱼。过去,文江圩不乏有鱼贩子,也有自个抓捕自个卖的。街上饭馆的特色菜中一定是有鱼的。

从大安村返回,已是向晚,恰好我们中有个亲戚在文江街上开饭店,叫阿浪饭店,便被请进店吃了晚饭。这家店做的煎溪鱼和黄嘎鱼汤,地道的美味,每天都卖个精光。这鱼是溪鱼,三四指宽,每天中午时分便有人提到这家饭店来,量不多,几斤,或者十来斤。阿浪买下鱼,洗清干净,放进冰箱保鲜,等来了客人再下锅油煎,五分钟左右就可煎好,加点料酒、醋、生姜、蒜头什么的,就可端上桌。

阿浪饭店后临文江溪。此时,落日的余晖已流失殆尽,灯光逐渐亮起,有些稀疏,并不十分明亮,文江溪以及文江镇笼罩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