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春夏之交这些疾病需警惕 2024年04月25日

●大田记者站 林伯郊 通讯员 黄慧玲

春夏之交,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变大,气温跌宕起伏,容易引发一系列与天气相关的疾病。4月20日,记者从大田县总医院了解到,呼吸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患者明显增加。

呼吸科

病原体活跃

流感等病患增多

“孩子今天好多了,咳嗽和痰都变少了。”在县总医院呼吸科病房,周先生向前来查房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朱起储说,自己两岁的孩子因为感染支原体肺炎,在县总医院经过药物和雾化治疗,状态好多了。

“气温升高,各类病原体比较活跃,最近到呼吸科诊室就诊的患者增加三成左右,以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感染居多。”朱起储说,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气候变化大,人体容易感染风寒,进而诱发呼吸道疾病。气温升高,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变得活跃,容易引发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传染病。

朱起储提醒,老人、小孩、免疫力低下和基础病人群更容易患病,因此要尽量减少到人群聚集处,注意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春季虽然气温逐渐回暖,但要注意早晚温差,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是防范疾病的关键。勤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吃饭前、上厕所后等情况下,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以免病毒通过这些部位进入体内;多通风,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皮肤科

过敏原增加

注意防范各类皮肤病

春天万物勃发,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开始增多。随着人们穿着衣物的减少,皮肤裸露面积变大,接触到各类过敏物质的可能性增加,过敏性体质的人群特别容易得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近日,市民陈女士和朋友外出踏青游玩,回来后出现皮肤瘙痒、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手臂抓得红肿疼痛。“根据患者症状表现,以往的病历和最近出行轨迹,判断是柳絮过敏。”在县总医院皮肤科诊室,主治医师陈一华开出鼻腔喷雾剂等药物,仔细叮嘱陈女士正确使用方法。

“花粉和粉尘比较容易接触,因此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涂抹隔离霜,穿薄外套等。”陈一华表示,近期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是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过敏原,还包括蚊虫叮咬、真菌感染等引发的皮肤病。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陈一华建议,过敏性体质人员应及时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打扫卫生,清除粉尘、螨虫等过敏原。如果出现过敏症状,甚至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使用抗过敏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消化内科

食物易变质

警惕消化道疾病

春夏之交也是肠胃疾病的高发期,由于气温变化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导致细菌滋生,引发腹泻、食物中毒等肠胃疾病。

在消化内科诊室,李先生显得有些憔悴,脸色蜡黄,说话有气无力。“吃了隔夜海鲜后,晚上起夜好几次,不断腹泻。”李先生说,前两天家里来了客人,特意买了海鲜招待,聚会后将剩余的海鲜放进了冰箱,昨晚特意拿出来加热,吃完没多久就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隔夜海鲜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变质,造成肠胃炎。”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蒋佑成介绍,冰箱的保鲜温度控制范围较大,不能保证所有食物都会处在一个最佳的保鲜状态,尤其是海鲜类食品,在冰箱里保存时间过长会引起细菌滋生,食用容易引起肠胃疾病。

蒋佑成表示,科室每天接诊的肠胃炎患者有两三例,还有一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型感冒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些疾病多发于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饮食不洁者,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合理搭配,保持营养均衡。同时,现在是春笋、蕨菜等春菜集中上市的季节,在食用时要注意适量,其中含有大量粗纤维,过量食用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 ,引发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