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记者站 叶长江
眼下,大田美人茶进入盛采期,茶农们纷纷抢抓农时,采摘、加工、制作新茶,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青山绿水出好茶。从种茶、制茶、卖茶到三产融合、带动增收,大田美人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大田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擦亮生态“金招牌”
走进大田县吴山镇和洋村高山茶园,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森林葱郁,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古山茶叶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加工美人茶。
“得益于生态茶园的科学管理,今年已制作美人茶1000公斤左右,茶叶品质比去年更优。”公司总经理李家宝介绍,公司秉持大田美人茶“人做一半、虫做一半”的生态特性,500多亩茶园保持纯净、无污染的种植环境,不施化肥和除草剂,并通过清园封园、绿色防控、留养等技术措施,减少茶树病虫害。
在茶产业发展上,大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制定产业规划入手,每年安排650万元资金,持续对绿色、有机基地建设进行奖补,注重茶树良种化生产,茶园实施“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和梯壁植草等建设模式,为生态茶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大田县开展技术服务培训105次4000余人次,建设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基地1500亩,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3000亩,累计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5.1万亩。
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独特自然条件,造就了大田美人茶的独特品质。著名茶业专家、中科院陈宗懋院士赞誉大田美人茶“芳香馥郁、品质上乘”。
科技赋能茶更香
7月22日,大田县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的管理员在智慧茶园中心,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天气、土壤、生长等情况,实现了足不出户管理茶园。
该智慧茶园于2021年底建成,共有200亩,建有蜂窝智慧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和智慧茶园展示中心。管理者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掌握茶园情况,而且可以根据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时安排采摘、管护等工作。
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涂萃林介绍,全县已建成智慧茶园3000亩,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茶叶种植、生产、制作等环节可视化、精准化、数据化管理,不仅每年能节省10%管理成本,而且茶叶品质稳定,能增产20%左右。
近年来,大田县不断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先后聘请专家顾问22位、科技特派员13位,形成“顾问团队+茶叶专家+科技特派员+制茶能手”四级技术服务体系。持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茶产业万人培训工程,邀请台湾茶人技术交流,加强对美人茶生产、加工、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
通过科技赋能,大田美人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茶旅融合焕活力
屏山雾海茶人家茶园是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这里木屋、栈道、廊桥与翠绿的茶园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之上的绝美画卷,分布在茶园间的多个茶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到此体验。
“围绕茶旅一体,我们开发了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学习茶艺等项目,让前来研学、旅游的群体在茶旅游中,探索无尽的风景与文化,感受茶叶的独特魅力。”茶美人景区负责人章宝华介绍,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景区已成为闽中地区知名的旅游打卡地。
以“茶”为媒,大田县不断发展“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茶旅融合新业态,成功创建了大仙峰·茶美人国家4A级景区和五龙山生态茶园、灵动济阳2个国家3A级涉茶景区。其中,“大田美人茶乡之旅”路线获国家文旅部推介,“大田美人茶红色之旅”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欣赏茶园风光,形成了“茶业在旅游中增值,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的良好格局。
目前,大田茶园总面积10万亩,涉茶人员10万人,年加工毛茶1.6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其中,共有适制美人茶面积7万亩,年产美人茶4300吨,占全国美人茶产量70%以上。
一叶成一业,一业富一方。多年深耕,大田茶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