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青春在木雕中绽放 2024年08月23日

大田县第二届职工文化节“福”文化工艺美术作品银奖《雀之灵》

陈加波在雕刻龙形印章

2018年第三届“金瓯杯”木根雕精品展优秀奖作品《知足常乐》

2018年第三届“金瓯杯”木根雕精品展优秀奖作品《知足常乐》

●刘文燕 叶紫妍 文/图

8月5日,在大田县香山路煌源工艺品店,店主陈加波正认真地雕刻着一枚工艺品,刻刀下的小龙栩栩如生,龙须、龙爪、龙鳞惟妙惟肖。墙上几方木雕牌匾,角落茶几茶盘,这些都是陈加波的作品,处处彰显着雅致的品位。

从事木雕工作14年来,陈加波先后获得第四届海峡两岸雕刻艺术大赛“福雕奖”优秀奖、第三届“金瓯杯”木根雕精品展优秀奖、第二届(泉港)工艺美术精品展优秀作品精品奖等。

拜师学艺 雕琢成器

陈加波出生于1990年11月,是均溪镇红星村人。2010年,他在父亲的引荐下,拜访了县里有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周庆寨,被其工作室里的精美作品吸引,于是向周庆寨拜师学艺。

“当时,我刚毕业不知道要做什么,觉得木雕作品很好看,收入也比较可观,就尝试着去学做木雕。”陈加波介绍,做木雕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不会画画,师父就让他从《苏绣图案》《十八罗汉》等书中每天临摹一幅白描。

练习绘画技术的同时,陈加波按照周庆寨的要求,从简单的图案、物件着手,练习雕刻技术。学习了几个月后,周庆寨将一个雕刻观音像的单子交给陈加波,让他独立完成。

“那尊观音高坐莲台之上,背面佛光的花纹华丽又复杂,几百朵花纹让我看着就心生怯意。”陈加波说,他雕刻了一段时间,但始终没有办法完成,更加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木雕。

于是,陈加波放弃学艺,离开大田,在厦门找了一家汽修店学做汽车美容。每天高强度的洗车工作与微薄的薪水,让陈加波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精彩。他越发想念可以静下心来做木雕的时光。

“父亲和师父一直打电话让我回去,告诉我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听了父亲与师父的话,陈加波认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再三思考后决定回家继续学做木雕。

后来,师父周庆寨亲自示范雕刻了那尊观音像,并告诉陈加波说:“这些花纹看着复杂,但其实都是简单且重复的图案连在一起,只要拆开来看,根本不难,你只需要多多观察,以点推面慢慢就能掌握好。”

参赛获奖 见识天地

从厦门归来后,陈加波便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木雕,从小印章、佛像、茶盘等物件开始学。画不好就反复画,雕不好就反复雕,多的时候一个图案能重复画十多遍。

“加波绘画有待进步,但雕又能雕得好。”周庆寨对这个徒弟的情况很了解。

经过一天天的反复练习,陈加波刀工变精湛了,雕刻技艺也更加娴熟,普普通通的木料在他的手上雕刻之后,都活了起来。2017年,陈加波在民间艺术大师连晋尉的介绍下,开始尝试参加一些专业比赛,希望让自己的技术更加精进。为了参赛,他经常构思、设计一些不一样的作品,根据身边人的建议不断修改,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在所有的作品中,我最满意的是《知足常乐》这个作品,它的造型是一只知了趴在竹节上。”陈加波介绍,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木料的形状,圆柱形的木料上有一个小凸起,看着就像一只知了趴在上面。

有了灵感,陈加波便着手雕刻。为了使雕像更加逼真,他还抓了一只小蝉仔细观察,从大小、纹路、面部到蝉足、蝉翼都一一记录,前后共花了3天时间才完成雕刻,定名《知足常乐》。这一作品让陈加波接连获得了好几个奖项,作品也被多位木雕爱好者收藏。

多次参赛,有的比赛只拿了参与奖,但是陈加波觉得收获很大,让他看到自己与优秀同行的差距。

2017年12月,在首届福建省手工艺现场创作技能竞赛木竹根雕决赛中,陈加波大开眼界。在现场,他看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仅仅依靠电锯就能雕出人物表情的喜怒哀乐。而那时,电锯对陈加泼来说只有切割木料的功能,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告诫自己要更加谦虚地学习。

进修学习 提升技艺

专心雕刻的同时,陈加波不忘到外地学习先进的知识与技术。2017年10月,他前往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年6月,他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参加厦门漆线雕与漆文化技艺培训班。

“老师们上课很特别,经常安排我们‘捡垃圾’,比如掉在地上的树枝、枯草等,拿回教室后创新设计,指导大家别出心裁地做成一件件艺术品。”陈加波介绍。

这些研修班是由文化部和教育部主办,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课堂上有专业的大师讲课,一半时间学理论,一半时间做实践。培训期间,陈加波认真学习,与来自各地的手工艺人一起学习,交流自己的灵感和想法。

“许多的农村工匠,虽然技艺高超,但理论相对薄弱,对新兴技术不了解,这样的学习机会很珍贵,对大家的帮助很大。”师兄周宗朝说,他和陈加波一起参加了培训,收获颇丰,更拓展了自己的眼界。

跟着周庆寨学习2年后,陈加波成功出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大田县煌源工艺品店,许多当地的客户都纷纷找上门来。陈加波的第一笔独立订单是客户自己拿木料,找他定制一个“连年有余”茶盘,工价700元。

这笔订单是个良好的开始,之后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更是让陈加波的名声越来越响。如今,陈加波已成为三明市助理工艺美术师、大田县乡村工匠。原先对他中途“弃学”十分生气的父亲,也常常跟亲戚、朋友炫耀儿子的成就。

“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顶尖的,不管是建筑结构还是绘画构图,都非常精美。”近几年,陈加波结识了擅长牌匾雕刻、祖祠翻新等领域的木匠苏初传,在苏师傅的带领下接触了不少古建筑,让他对古建筑非常感兴趣,今后也计划着朝木质建筑搭建、古建筑修缮等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