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明新风扑面来 澎湃新闻采访组聚焦三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2024年09月02日

●全媒体记者 吴文凯

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揭开了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40年后,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精神文明之路如何继往开来?8月28日至31日,澎湃新闻重访三明,探寻三明的实践答案。

文明花开香满园,城乡展现新风尚。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多方位、小切口、行进式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和成效,并持续推出一批短视频、海报、图文等报道,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三明样本》《明溪县涉侨服务实践》《三明小蕉村移风易俗实践》《“减彩礼”不减爱》等,全面记录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新成效,为三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城乡共建特色显

走进东霞社区东霞新村,小区道路两旁的绿化被精心修剪;凉亭中,一群群银发老人正围坐着谈笑风生,偶尔有孩童嬉戏玩耍;居民楼下,小汽车和电动车整齐有序地停放……

三元区是三明市的主城区,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之地。8月28日至29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三元区的东乾社区、富文社区、东霞社区、小蕉村等地,探寻基层社区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密码。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走访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三元区通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整合儿童养老服务、多功能活动室、卫生服务站等资源,融入社区发展,为居民构筑起集生活、养老、医疗、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文明新阵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走深走实。

尤溪县是朱子诞生地,忠、孝、廉、节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当地因地制宜,运用朱子文化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促进乡风文明,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让村民过上了好生活。

8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尤溪县半山村、书京村、朱子文化园等地,通过走访、座谈、采录同期声等多种方式,多角度采访当地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让村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故事。

“在福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蝶变’。”澎湃新闻记者郑舞深入采访后,深有感触,并撰写了报道《尤溪县山村蝶变:诚实诚信诚心成了新乡风,引来了人办成了事》。

8月31日9时,宁化县淮土镇集市上,一场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热闹开集。量血压、看中医、理发、拍照、小修小补等10余种活动,吸引了不少赶集群众参与互动。

赶集是农村的一项传统民间风俗。近年来,宁化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借鉴传统的赶集形式,将“赶集日”变成“惠民日”,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创新性推出集中、定期、多样化的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

文明实践如何“赶大集”?文明实践与乡村文明如何“双向奔赴”?澎湃新闻记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市场集市,详细了解当地如何立足革命老区苏区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打造文明实践多元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

8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深入清流县赖坊镇赖武村、田源乡田口村,结合清流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新路径及移风易俗工作,走访了当地“祠堂新貌”创建项目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村里不断挖掘祠堂古文化,祠堂的作用逐步从联络宗亲、祭祖,发展成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及文化传承场所。”在黄氏宗祠,田口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松向大家介绍了“祠堂新貌”创建项目的情况。

通过走访,大家进一步了解到,“祠堂新貌”创建过程中注重“古”与“新”的融合共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充满时代内涵的活动相结合,并创新教育形式,达到教育、激励、鼓舞群众的目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郦晓君表示,三明市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底色,为三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大家将充分利用澎湃新闻平台,精心策划推出图文、视频、H5等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红色热土上的振兴与发展。

文明实践力度大

陈永炜、李涛不久前在大田县婚姻登记中心领证。8月29日,夫妇两人向澎湃新闻记者回顾起他们的领证过程,依然激动不已。

“我们的彩礼数额在10万元左右。”李涛夫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双方在订婚时就已经商定了彩礼的数额,且双方父母一致决定将钱交给他们,为他们的新家添砖加瓦。“政府部门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保险,为父母的养老提供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这一场景,正是大田县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遏制“高价彩礼”工作的生动体现。澎湃新闻记者在大田县婚姻登记中心、济阳乡采访时了解到,2023年,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大田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将高价彩礼等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对象。一年多来,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创新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大田县积极倡导节俭办婚事、文明办婚礼的社会新风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从去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彩礼金额有下降趋势。”大田县委文明办副主任陈娟介绍,在一系列实招、硬招的推出和实施下,大田县的“低彩礼”“零彩礼”已经悄然成风。2023年以来,共有1016对新人践行了“零彩礼”或“低彩礼”的婚姻观念。

明溪县是福建省著名的内陆侨乡,享有“八闽旅欧第一县”和“海西内陆新侨乡”的美誉。8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明溪县沙溪乡,探访了侨乡枫桥展示馆、梓口坊村长者食堂、沙溪学校等地,了解当地创新涉侨服务的情况。

近年来,沙溪乡立足侨乡特色,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调解涉侨矛盾纠纷;同时,还重点关注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服务,切实解决出国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长者食堂,我发现除了工作人员会积极参与活动外,当地居民也会自发性地维护食堂,自发性地筹款,这很好地展示了当地人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澎湃新闻记者陈鑫露在走访中捕捉到了沙溪乡不少基层鲜活的案例。

在明期间,澎湃新闻记者先后在“纪录湃”“澎湃上海”推出了短视频《明溪县涉侨服务实践:关爱留守老人儿童,解出国人员后顾之忧》和图文报道《福建明溪创新涉侨服务:化解纠纷小事不出村,服务留守老人儿童不断档》。

行走在将乐县常口村,村道平坦干净整洁,绿树花草相映成趣。在不少村民家门口,一块红色的“十星级”文明户的光荣牌格外醒目,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8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解了常口村村规民约碑的相关情况和“创十星评十户”等做法。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对于全国文明村——常口村村民来说,令他们自豪的不只是美的风景,还有文明和谐的乡风。1989年,常口村率先在全国开展以“创十星评十户”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多年来,常口村以领创“十星户”为导向,深入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每年评选出一批“十星级文明户”,并从获得“十星级文明户”的家庭中,评选出“勤劳致富尖子户、遵纪守法模范户、学文重教带头户”等10个单项典型户,召开表彰会,并在村里张榜公布。

“我们既想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又想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把村子建得更好。”谈起当年的创建活动,老村党支部书记高发禄记忆犹新。接地气、合时宜、好操作的方式让“创十星评十户”在常口村迅速兴起了一种新风尚。

“常口村的生态文明做得非常好,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绿色、积极向上的村落。在这当中,村子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蓬勃发展。”通过走访,澎湃新闻记者宋昕倩对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印象深刻。

白天在外奔波采访,晚上加班撰稿制作。在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从内容、形式等多个角度不断创新,挖掘更加鲜活的三明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努力把三明老区的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人听到、看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