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一扇门” 解“万千事” 2024年09月15日

●大田记者站 苏 珏 通讯员 林怀瑾 刘晓松

近年来,大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实体、实用、实战、实效”理念,整合综治中心、矛调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格化联动中心等基层治理平台于一体,打造矛盾纠纷调解的“服务站”和“终点站”,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矛盾化解不出门

“如果没有中心帮我调解,我将面临贷款逾期危机,刚起步的创业路就要中断了。”8月23日,华兴镇洪坑村村民颜某签下还款计划时感慨说。

2023年,颜某在华兴镇农村信用社办理了小额贷款业务,申请了5万元贷款,用于创业启动资金。由于市场环境的波动和经营策略的调整失误,颜某的创业项目收入大幅下降,导致无法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担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受损和对未来金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极度焦虑和迷茫的颜某向大田县“枫桥式”农村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寻求帮助。

在调解过程中,工作室成员深入了解颜某的实际情况,同时,与华兴镇农村信用社多次协商与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银行同意为颜某重新制定一个更加灵活、人性化的还款计划,以减轻其经济负担;颜某也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新计划履行还款义务。

为更好地就地解决金融纠纷,2023年11月,

大田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九个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和要素保障,对法官工作室进行提档升级,成立了大田县“枫桥式”农村金融纠纷调解中心。

“我们利用更加贴近群众的人员增进调解工作效能,努力化解纠纷于一线,力争做到‘小矛盾不出服务站’,避免纠纷进一步演化升级。”负责人在介绍调解中心的调解功能时介绍,中心整合政法、金融等部门资源,在化解农村金融领域矛盾纠纷过程中,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探索构建了“1+3+N”金融纠纷高效运行模式,推动金融纠纷解决服务从分散到集约、从单一到多元转变,实现金融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进行线上调解,提升解纷实效。2023年12月,詹某欠农信社透支款本金、分期手续费及违约金计7万余元,农信社经催讨未果,引发纠纷。农信社诉至法院,法院将该起案件委派至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考虑到詹某在外做脚趾手术,不便出行,调解员电话沟通,“背靠背”进行调解,最终农信社与詹某就还款金额、期限达成调解协议,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小程序签字确认。调解后,詹某按约履行还款义务,结清了欠款。

秉承着矛盾不扩大、不转移、不上交,帮助村民化解难题,调解中心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截至今年7月份,中心已配置专职人民调解员3名,兼职人民调解员8名,并在18个乡镇相应设立调解工作室,化解各类金融纠纷877件,涉案标的8675万元。

群众困难主动解

“现在,我的儿子能得到治疗,我们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感谢你们的帮助。”8月22日,梅山镇郭井村网格员吴永坤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吴某家属回访,母亲陈青妹表示患者经三明市第四医院救治,病情有所缓解。

吴某,曾确诊为精神障碍3级。7月9日,吴永坤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吴某近期病情反复,发病时大喊大叫,甚至对前来劝阻的亲属大打出手,家人很是无奈。吴永坤将该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中心向家属详细询问了患者发病时的具体症状、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平时的管理情况等。考虑到居民安全及辖区稳定,经工作人员和民警等多方积极协调,最终与患者家属达成一致,将患者送往三明市第四医院就医治疗。此举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安全隐患得以排除,受到周围群众称赞。

“我们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主要运用于特殊人员管理,通过查看走访记录,推送短信服务,提醒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关注即将期满或有异常现象的人员。”负责人介绍,梅山镇共划分网格21个,创建网格居民群31个,收集民情民意,做好信息报送、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法制宣传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善各类风险信息数据向上汇聚、向下赋能机制,推动综治中心成为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的重要平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梅山镇综治中心依托“明心通”、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等平台,建立完善信息接收、科学研判、精准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汇聚、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有矛盾,来中心,我们很放心。”村民陈晓梅介绍,中心内建立夕阳工作室,由镇老体协成员组成,充分发挥退休同志阅历广、威望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