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梅山村
●罗联浔/文 陈德政/图
梅山,山连着山,山高路陡。
以梅山命名的梅山镇,位于大田县东北部,属于丘陵山区,境内千米以上山峰有5座,最高的棋盘山海拔1298.3米。全镇有5.3万亩生态公益林,4个国家级生态村。
从地图看,梅山就像一座向右倾斜的三角形大山。这个三角形,以东北的璞溪为顶点,以西南相连的金阳、岭后、龙口、黎坑为底座。
正因为山多坡陡,所以梅山镇生态公益林多。璞溪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位于梅山镇最高峰棋盘山的脚下,拥有全镇最多的生态公益林,达1.1万多亩。深藏在大山里的璞溪,离镇政府的直线距离不是最远,但是绕来绕去的公路长达22公里,成为离镇政府最远的村。
璞溪与沧洲隔着一座大山,山顶名为璞溪岬,两边从山脚到山顶都差不多10华里,而且多为石头山。午饭后,我们一行从镇政府出发,一路沿着文江溪北岸翻山越岭,弯弯曲曲,由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如果公路一直向前,翻过棋盘山就到了尤溪县新阳镇的登山村,那是一个更高的山村,但是公路到了璞溪就到了尽头,高大的山挡住了公路。
同行的吴建军是一个梅山通,他家住秀岭村,长年在外经商。他一边开车,一边讲他小时候到璞溪的故事,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走出大山的不易。
他说,他们家孩子多,比他大1岁的小姐姐很小的时候就送给乡里的供销社干部抚养,这个干部是璞溪人。每当父母想孩子了,就会专门去看小姐姐。1982年春末,8岁的他和父亲一起去璞溪看望小姐姐,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走路去璞溪。
他们早上6点多出门,带了饭团和温开水,一路慢慢走。先走一个多小时到沧州,再从沧州的后埔开始上山,一座山一座山地翻越。因自己年纪小,走得很慢,父亲总是等他。一路上,父亲各种哄他,一会儿告诉他快到了,一会儿告诉他小姐姐很想他,一会儿告诉他小姐姐家有鸡腿吃、猪肉吃……到了璞溪岬顶,他再也走不动了,又饿又渴,父亲只好同意坐下休息,拿出饭团让他就着温开水吃饭。下山总比上山容易,也或许是吃饱了,体力得以恢复,他一路欢快地小跑,走到村里已是下午两点来钟。小姐姐看到他们,都激动得落泪了,他也忘记了一路翻山越岭的疲惫,劝小姐姐不要哭,和小姐姐讲很多家里事,东说说西说说,话讲个没完。
走出大山,是璞溪人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初,全村在党支部书记苏善炎的带领下,举全村之力,硬生生地在大山里挖出一条公路。他们沿着半山腰,用人工挖、炸药炸,肩膀挑、板车拉,经过几年的努力,1986年,璞溪到梅山的公路挖通。虽然只是一条狭小的砂土公路,却让璞溪人欢呼雀跃了好久好久。
正因为有了这条路,更多的璞溪人走出了大山。在三明市区有一家饭店叫“山沟沟”,老板苏宗源就是璞溪人。“连读书的地方都没有,那里太穷太苦。”57岁的他,一说起璞溪,满是心酸。店里的特色菜,主要是来源于璞溪、盖竹等梅山各村的家鸡家鸭、红菇、笋干等特产。除他之外,还有许多和他一样外出经商、务工的,也有通过读书离开大山到大城市去发展的,每年春节外出的人们就会开车回到璞溪,与乡亲们欢聚一堂。
从璞溪回来的路上,再看文江溪两岸密布的原始森林,山峦与沟壑相间,连片的大山犹如连绵起伏的绿浪,一浪接着一浪,更加气势恢宏。吴建军告诉我们,这些绿浪相连的大山,都是生态公益林。
从璞溪出来,就是盖竹村。盖竹比璞溪小很多,海拔也更低,总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6%。走进盖竹,最大的印象是洋面像一只蝴蝶,中间是一座小山如蝴蝶的身子,两个自然村盖竹头和后洋则像蝴蝶的两个翅膀。这个村很小,只有500多人。
盖竹生态好,不仅像璞溪一样盛产红菇、蜂蜜,而且还盛产茶油。最奇特的当属田里的泥炭土,黑乎乎的会透水,是种花的好材料。村民们说,这些土晒干了,特别轻,像塑料泡沫一般。20世纪90年代被人发现后,便有老板来买,于是村里人开始挖土卖,对田造成了破坏,现在没有挖了。
大山深处的盖竹生态好,但没有什么产业发展,人们挣钱的渠道少。村里500多名村民中,有五分之四在外务工,留下100多名老人守着老屋。
在村里众多年轻人中,“90后”的吴以校却与众不同。他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就业、创业一段时间,再回到村里。从2020年开始,他以母亲朱春花为主角拍摄乡村生活短视频,通过视频号“闽湖阿嬷”予以发布。因为题材独特、视频制作水平高,“闽湖阿嬷”很快走红,2021年8月就入选“百度百家号”自媒体平台的“百家榜创作者”,2022年5月被“YouTube”海外平台授予“10万订阅银奖”荣誉。
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是《阿嬷做绿豆粉皮,传承百年老工艺,粉皮晶莹爽滑劲道十足!》。在视频中,朱春花一头清爽短发,身着蓝色布衣,在房前屋后洗绿豆、磨绿豆、过滤豆浆、烫绿豆粉皮……
在同系列的其他视频中,朱春花根据时节劳作,春天挖野菜、晒笋干,夏天做西瓜酪、仙草冻,秋天酿红曲酒、蒸乌稔饭,冬天腌熏腊肉、制腊香肠。
随着账号走红,吴以校不仅每月能从中获得不菲的收入,而且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如今,他正致力于积极寻找有食品相关资质的本地商家,并对接本地农户,将更多的农特产品带出去,让数字传播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让盖竹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山高路陡,走出大山不易。因其不易,更见其精神。千百年来,无数梅山人奋力走出大山,清官吴腾汉远赴陕西造福一方,老红军吴明梗(丁刚)、吴文楷参加了长征,现代的华侨陈士备更是远走马来西亚……梅山人以其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走出大山,把梅山推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