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白岩山往事 2024年10月14日

●林生钟

“岩之胜,仙都也。”大田县城西侧的白岩山,自古是风景名胜。明代乡贤、礼部左侍郎教习庶吉士田一俊对家乡的这处风光推崇备至,夫子在《(白岩)十二景诗叙》里极力称赞。1592年,晚明大书画家董其昌护送恩师田一俊归葬县城东门外,回京复命后作《大田县纪游图》,题写:“大田县有七岩,临水,山下皆平田,秋气未深,树彫(凋)叶落,衰柳依依。”

大田建县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县衙设在进城乡大田里大小田村,窄窄的溪流自白岩山北面的山脚汩汩而下,汇聚起县前溪(均溪),两岸沃野千顷,良田从白岩山东麓延伸到了县城北面的凤山下溪岸。

这是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官府管理鞭长莫及,民国版《大田县志》记载:“嘉靖初,漳、汀寇流入(尤溪)邑境,搏食乡落,攻劫邑库藏,杀僇良士民,邑骚然,被兵无宁岁;民岌岌,旦夕不自保其家室。其间细小人遂相煽从逆,愈益为乡里患。当道忧之,佥曰:‘邑古地太广难治。’乃相泉、漳之交,增县大田,请于朝……”于是,大田成了各地民军的根据地或者避难所。从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十月开始至咸丰四年(1854年),县城在207年间7次被来自本县和永春、德化、漳平等地的民军攻陷。民国2年(1913年)11月13日,德化的苏益率众攻陷大田城;民国7年5月,粤军孙本戎、傅汉溪联络各县民军进攻大田县城并占领;民国12年,卢兴邦部占据大田县城。县内村庄均筑有碉堡,用于村民自保,以致时人惊呼“盗贼猖獗,居民咸避土堡中。土堡,殆以千计”。

在95年前,红四军出击闽中大田,攻打白岩山炮楼,牺牲了7名战士,其中一名是连长。

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和前委机关共3000多人,经漳平县厚德村向大田进军,驻扎在武陵乡。次日,先头部队1000多人经半路、大石、石牌、福塘,行军至大田县城郊玉田村。战士们在村民带领下,爬上山顶察看地形,回到范氏宗祠官厅后,决定兵分三路组织攻打县城制高点霞山、白岩山、马路岭炮楼。在白岩山,红军与守城国军激战。卢兴邦匪军实力雄厚,在县城挖掘了战壕、修筑碉堡等工事,红军在武器低劣、弹药奇缺、长途跋涉、粮缺人乏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围攻大田县城不克。

红军首次进入闽中人生地不熟,国民党卢兴邦部队据守县城和群众的碉楼以逸待劳。时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副官的赖毅在《出击闽中》回忆录中写道:“从楼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屋里的人背着枪,在高楼的走廊上晃来晃去监视我们。他们中间有的是纯朴善良而又受了骗的群众,有的却是卢兴邦安插在里面的匪兵,搞得真假难分。”

贫苦农民家无颗粮,不能接济红军,一块银元仅能买到4升米。为了解决吃粮问题,红军发动当地群众到附近镇子里去挑米,然后高价收购,这样既可供给军粮,又给群众减轻了负担。但山区土地贫瘠,存粮有限,红军两个纵队加军部人员给养十分困难。又因为语言不通,红军只能把要说的话和要办的事写在纸上,找块小石头包起来扔上楼去。比如要买米,就请楼上的人从窗口吊下个竹篮子,红军放入银元后他们提上去,再给一些粮食。

《出击闽中》还记载:“这一带的群众都饱受兵灾祸害,自古以来谈兵色变。红军抵达之前,当地的土豪劣绅就造谣污蔑,说什么朱毛军青面獠牙,在每个老百姓的脸上都要打上共产党三个字的烙印。红军来了要共产共妻。还威胁群众,谁要是不跑就以通匪论处等等。”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却发现街面店门紧闭,农舍空无一人。原来,村民躲避在大山深处,或远走他乡投奔亲戚。

部队没有房子住,上级命令凡是没有得到老百姓同意的,一律不得叫开民房。红军在廊檐下、树林里和草堆边露营,纵队司令伍中豪等领导和战士们一样风餐露宿。当时虽值盛夏时节,但在崇山密林里过夜,还是有几分寒意的,再加上蚊虫叮咬,传染病流行,病号日渐增多,朱军长也染上了痢疾。

出击闽中原定的方案是“向大田、德化前进,准备渡过闽江,到赣浙皖边界游击”,攻打大田县城受阻,朱德发现北上条件不利,同时接到闽西特委来信建议返回闽西,于是及时改变了进攻的方向。当天下午,红军转返石牌,在老厝坪就地宿营。

战争的硝烟散去,红色热土上生机勃发。古代县城的护城河从白岩山北路经大楼的后角,流入银山北路。银山北路以前叫马路岭,有县城的北门,护城河往南是西门。隔着一盏浅浅的人工湖,白岩山北路对面就是白岩山郁郁葱葱的树林。山上绿树掩映,花草与树木枝缠着枝、叶挨着叶、根连着根,青苔和藤蔓在树荫下爬满了岩壁,野山菌戴着五彩的帽子簇拥在落叶堆里,应季的果子四时焕发出诱人的光华;生长在密林间的动物们从不甘寂寞,松鼠在枝头上嬉戏,不知名的昆虫在绿草中呢喃,画眉鸟则迎风歌舞,大家亲密共处,俨然像生活在同一座屋檐下的兄弟姐妹。在这幅巨大的画幕里,一条条石径托起成群的游人,无数花香、果香以及枯木化成沃土后淡淡的芬芳,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人们,时光在忘我的行进中消逝,自然的博大以及生命的曼妙尽得诠释。

20世纪80年代,白岩山被辟为公园和儿童乐园,寓意“五讲四美三热爱”的345级台阶从山脚直上山顶;数千米长的塑胶绿道,绕着白岩塔和镇西桥,绵延到了“抗战学府”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边上的仙亭山森林公园;仙跳崙坐落着革命烈士陵园,方柱形纪念碑顶上立着一个英俊威武的革命战士塑像,碑身正面镌刻“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大字为朱德亲笔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