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大田寻踪 2024年10月21日

《红色中华》报道抗日先遣队攻克大田县城,进军尤溪的消息。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占大田县城纪念广场大型主题雕塑

●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文/图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著名作家魏巍的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记录的就是这段历史。

“早在三个月前,中央苏区的东部就扬起一条远征的红飘带,横贯闽中,向闽、浙、赣、皖国民党后方挺进,历时六个多月,行程五千六百多里,一路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推动抗日运动发展,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以及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0月18日,大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干部杨佳收向记者介绍。

90年过去了,抗日先遣队在永安、大田、尤溪的战斗故事仍然被人们传颂。

90年前 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占大田城

1934年7月17日,由红七军团改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名战士挑着500担共160万份宣传品及其他军用物资,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与掩护其行动的红九军团4000多人,从永安西洋进入大田桃源。

桃源村92岁的村民陈四妹当年才2岁,对当时的情况没有直接记忆,但他懂事后听长辈们讲述,红军到达桃源墟和桃源村时,驻守在桃源街的国民党保安队全跑了。红军战士在街上分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和发动抗日救亡运动。有人在河里挑水、洗菜、洗衣服和洗澡,廊桥的柱子和墙壁写了标语。当时,村里有一个地主把患精神病的族人捆绑在柱子上,红军战士解救了病人,一把火烧了地主家的土堡。

7月19日,红军先头部队抵达离大田县城15公里的小湖村,战士们乔装打扮,有的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荷农具,打扮成农民模样;有的扮成小商贩,挑着担子,三三两两冒雨向县城进发。沿途国民党哨兵见这群“老百姓”从上京方向来的,便向他们打听红军的情况,结果被红军战士一锅端了。

7月20日,部队经宋京、莲花崎,直抵大田城西白岩山。《红星报》报道:“我抗日先遣队进到大田,城内的保安团匪早已闻风逃窜,我军入城后,缴到步枪十余支,无线电和电话机各一架,食盐万余斤,受到当地工农群众热烈的欢迎。”

当时驻守县城的民军有一个连,闻讯后惊恐万状,他们速派两个排护送县府人员逃离。刚从德化回来的国民党大田县县长陈敬忽闻西门枪声响起,来不及更换衣服就仓皇出逃。当日下午7时许,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头部队一举占领大田县城,把指挥部设立在西门的育智小学。战士们拆除城墙的城垛,烧毁了凤凰山、白岩山、霞山、禁山等处的炮楼,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和财产分发给贫苦农民。

关于红军在大田的军事行动,《闽浙皖赣党史资料协作通讯》1986年第2期文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始末》中写道:“20日,红七军团冒雨进占大田县城”“7月23日,红七军团撤离大田县城关,次日到达高才坂,宣布成立当地苏维埃政府。25日,经尤溪县四科亭向樟湖坂地区挺进”。

“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企图堵截红军北上,调集了两个旅的兵力向大田扑来。7月23日,红军分兵离开大田县城,一路往周田、汗岭岬、许思坑,驻扎湖美,次日到达高才坂;一路经温镇、京口,到达高才坂;一路经京口、洪坑、七星洋、宏才、大才到达高才坂;还有1000多人经温镇到仙峰,因遇洪水受阻,返回温镇,后经京口、后头安、七星洋到达高才坂汇合。

革命星火点燃

红军成立高才乡苏维埃政府

高才坂,旧时是大田通往福州的水运枢纽,也是陆上官道到尤溪的必经之地。旧时的航道从县城镇东桥起,经昆山、高才进入尤溪县的街面,县际古道出高才抵尤溪。

“高才村中央被百米宽的榕溪阻隔,人们进出高才坂必须乘船摆渡过河。”高才村退休教师刘明华听父辈说,水陆交通发达的高才坂曾经被各种势力盯上,民国时期附近的股匪,经常来派款索饷和劫掠财物,乡民遭致房屋焚毁、家人被杀,村庄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1934年7月23日这天,高才坂连日暴雨,榕溪河水暴涨,摆渡的人也不知躲哪去了。中午时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护送部队一起行动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来到西岸,被挡在了村外。外出做生意、会说普通话的村民刘曰鸿看见红军队列整齐,官兵在一起商讨过河方案时态度和蔼,不像自己遇到过的白军和土匪,就壮着胆子迎上去。当他了解到红军是穷苦人民的队伍,正在执行北上抗日宣传任务,便领着战士找来苎麻和棕丝,搓成粗大的长绳子,作为强行渡河的工具。19名战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大家把棕绳系在岸边的树头上,另一端系在一根长杉木中间,之后冲入波涛,顾不上水中有树枝和杂物撞击,推着杉木一起向对岸的高才坂奋勇游去。战士们成功登上河滩,他们解下绳子,打好木桩,在东西两岸拉起了绳桥。刘曰鸿敲锣喊回了躲在山里的村民,乡亲们把家里的木板、门板和绳索献出来,协助红军搭浮桥迎接大部队过榕溪。

红军两支队伍近万人在高才坂集结休整,指挥部设在刘氏宗祠种德堂中。宣传队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传单在村庄各处张贴和分发,在墙壁上书写标语宣传革命真理。

第二天上午,红军首长在种德堂门前小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推选刘曰鸿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组建了高才坂赤卫队。会后,开仓分粮,镇压了6个土豪劣绅,其中有4个是从大田县城带来的,1个是从桃源带来的。共产党的政策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高才坂村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青壮年参加红军。

1934年7月25日拂晓,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离开高才坂向尤溪县进发,一队经乾头、乌层坪进入尤溪县的蒋坑,另一队进入尤溪县的街面、古迹口到达九都。高才的村民得知红军要离开,都赶来送别。红军走后,关于红军的歌谣在当地群众中传唱开来,并且流传至今。

1934年7月29日,红七军团在红九军团配合下,先后占领闽江南岸的尤溪口和樟湖坂,渡过闽江,到达古田县的黄田、谷田,8月1日进占水口,8月2日在水口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正式宣布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活动。会后,抗日先遣队告别红九军团,开始孤军远征。红九军团带着红七军团留下的伤病员和在尤溪口缴获的500余箱炸药、5万多斤食盐等战利品按原路经大田、永安返回中央苏区腹地。

传承

永不褪色的红飘带

2023年底,大田县在县城南面的福田路东侧建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占大田县城纪念广场。

“纪念广场总用地面积约为10400平方米,以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占的第一座县城大田为背景,开辟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传承与发展大田红色文化记忆。以地刻、宣传栏、情景雕塑等形式串联历史,形成一条红色文化时光飘带,重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大田县城的战斗场景。”杨佳收告诉记者,广场建设有一条160米长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进线路图、一组红色文化情景雕塑、一组长征精神主题墙、一座大型主题雕塑等内容。

大型主题雕塑总高9米,以长方体块从低到高逐次递增,排列组合构成,犹如红色的精神力量,在北上长征路上不断传递,向上积累,叠加形成北上抗战第一枪。同时,雕塑又似一缕红色飘带,旋转着向上,呈现出一种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气势,代表这条万里长征路的第一缕飘带,在北上路途中不断汇聚、传递力量,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豪情展现出来……

站在主题雕塑前,记者感受到雕塑所传递的革命豪情。

此前,2021年3月,城区革命红色主题馆开馆;5月,大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革命老区促进会、县文体和旅游局联合编纂了《大田红色故事》,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6月,湖美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开馆。

“湖美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是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宣传部门共同梳理出来的县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16个之一,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湖美乡共同筹建。”杨佳收介绍,纪念馆由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种德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风展红旗如画主题公园等三部分组成,运用微动漫、历史图片、文字和文物等资料展示方式,还原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大田的革命事迹。

近年来,高才红色小镇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点,迎来各地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吸引了省委统战部、集美大学、三明学院等单位组团前来学习党史,汲取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