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让英雄“归队” 2024年11月17日

每年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当地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瞻仰。

林芳圭烈士亲属护送烈士棺椁到大田县烈士陵园集中安葬。

●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通讯员 章华举

冬日的大田县烈士陵园里,阳光照在纪念碑上,朱德亲笔题词的“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6个大字熠熠生辉。在纪念碑底下,一座座新建的烈士墓整齐排列,如同战士列队集合,庄严肃穆。

“我们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零散烈士墓排查、集中迁葬等一系列工作。”11月11日,大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周丽说,为了让英雄“归队”安息,一年多来,全县已有29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至烈士陵园,进行集中管护。

红土地上埋忠骨

大田县是革命老区、苏区,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20多位红军高级将领,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据《大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记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田人民积极策应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接应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展筹粮筹款,积极扩红参战;抗日战争时期,大田是闽西北抗日救亡和反顽斗争中心,以大田县武陵乡为中心成立了闽中工委,建立了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工委创建的南(平)、沙(县)、尤(溪)根据地和建立的革命武装,带领闽西北老区人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为配合解放军解放闽西北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大田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青山处处埋忠骨。”周丽说,仅在1942年至1992年间,全县烈士名录就收录有烈士142名。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1950年,大田县在县城体育场(现文山路)建了一座4层木质结构的林大蕃(闽西北特委书记)诸烈士纪念亭;1957年,在城区东北侧(县总医院右侧),建成了大田县烈士陵园及纪念碑,并于第二年1月13日获得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亲笔题词;1988年,大田县烈士陵园迁往县城白岩公园西侧仙跳崙,在纪念碑两侧刻了林大蕃等89位烈士英名。

“县内还有武陵革命烈士陵园和桃源分水岬烈士陵园。”周丽介绍,此外,大田县各地有许多零散的无名红军战士墓、革命烈士墓,由于烈士牺牲时没有留下姓名、籍贯等信息,这些烈士墓由所在地村民管护,或者由当地政府出资雇人员管理。

烈士墓集中迁葬

为集中迁移安葬零散烈士墓,2023年,大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落实资金40余万元,新建成了烈士集中安葬点。同时,全面提升陵园的基础设施,完成通水通电、园林绿化升级、夜景亮化等建设,打造成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的精品工程。推进零散烈士墓迁移工作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地处深山密林、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设施简陋、管护难度大的零散烈士墓,作为前阶段的工作重点。

“零散烈士墓迁移试点工作率先在桃源镇开展,在3天时间里,完成了6座零散烈士墓的迁移。”大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翁惠琴介绍。

桃源是一片浸染鲜血和革命荣光的地方,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红三军团(东方军)、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九军团,福建省军区红九团,闽赣省军区十二团、十七团、十八团等都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活动。

1935年8月10日,闽赣省军区十七团特派员谢国兴,率领300多名战士在大田县桃源镇开展革命活动,国民党驻守桃源街的保安第二中队探知情况后,与红十七团展开激战。“军民与敌血战,激战至翌日黎明,连长罗孝炳身先士卒,连中数弹,壮烈牺牲,同时有11名战士也献出宝贵的生命。”大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退休干部郑晓婷撰文称。

桃源村老人回忆,战斗结束后,牺牲战士的遗体简易安葬在村中福星堂房子的后花台。房主陈三六和陈应美钉了两副棺材,把红军罗连长和战士的遗体迁移到山上安葬,他们依据当时战士服装里面写的姓氏,用板砖刻下了“罗”“林”字,一起埋进坟地作为标志和纪念。

“桃源镇桃源村的红军墓和武陵乡百束村刘元嵩烈士墓,同时迁移到县烈士陵园集中管护。”翁惠琴介绍。

1950年9月,永安军分区大田警备连副连长刘元嵩,在漳平市吾祠乡厚德村剿匪战斗中牺牲,刘元嵩原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孝都乡大河小刘家村,但当时没有人知道其确切的地址,战友们把他安葬在与厚德村相邻的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百束村村民林首水受父辈嘱托,一家三代人为烈士守墓。林首水和家人对刘元嵩烈士怀着浓厚的情感,对烈士墓迁移心存顾虑,工作人员登门宣讲政策、播放县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后的宣传片、介绍新建成的安葬点及专业集中管护等情况。2023年12月23日,刘元嵩烈士的英灵在林首水和家人守护下,被迁移至县烈士陵园安息。

当年12月27日10时,大田县烈士陵园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入园公祭仪式,邀请许多老战士代表、烈属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力争实现“0”散葬

9月28日上午,大田县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林芳圭烈士棺椁上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烈士亲属手捧鲜花,工作人员紧随其后,缓步护送烈士棺椁到墓穴安葬。全体人员向烈士默哀,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烈士深切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林芳圭烈士原籍大田县武陵公社大石大队,1912年出生,1950年7月参加革命,任大石大队民兵队长;1951年1月,林芳圭在执行任务时被土匪伏击,牺牲后安葬在武陵乡大石村中。

“林芳圭烈士墓是大田县烈士集中安葬点建成以来,第29座集中迁葬入园的零散烈士墓。”大田县烈士陵园管理员吴元燎表示,烈士墓等烈士纪念设施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年的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烈士陵园都会迎来当地干部群众祭扫瞻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大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筹划,建立协调机制,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具体实施迁移安葬工作,提前摸清零散烈士墓搬迁需用工具和搬运通道的畅通情况等,为全县的迁移规划方案打下基础。积极与县民政局、殡仪馆等部门联系,购置高规格烈士专属骨灰盒,协调烈士遗骸二次处理、遗骸寄存、灵车转运等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所有零散烈士墓迁葬均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统一组织,包括实行开挖仪式、安葬仪式,采购装殓器具,检查墓碑材质、列支迁移费用等;所有烈士墓碑均刻有烈士的姓名、籍贯、出生时间、参加革命(参军)时间及牺牲的时间、地点等内容,烈士生平和事迹一目了然,令人怀念追思。

翁惠琴告诉记者,县里专门成立了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乡(镇)、村三级组成的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发动全县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拉网式排查。“通过积极搜集资料、仔细摸排,目前又寻找出红军无名烈士墓1座,因修建鹰厦铁路而牺牲的贵州籍烈士的墓穴2座,我们将力争早日实现‘0’散葬。”

(图片由大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