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烽火弦歌》海报
“森林课堂”场景重现拍摄
“森林课堂”场景重现拍摄
“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场景重现
纪录片《烽火弦歌》摄制组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张知松
在闽中大田,有一个历史奇迹:抗战期间,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8年,在抗战的烽火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校生最多的时候超过1000人,被誉为福建“西南联大”。其中,集美水产海航职业学校成为抗战期间全国唯一没有停招的航海学校,创造了远离海岸线办航海教育的世界奇迹。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的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现已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遗址。
虽是山区小县,但这一史料价值弥足珍贵,恰逢今年是习近平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录片《烽火弦歌》通过再现当年办学情景等方式,讲述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8年的感人故事,是讲好嘉庚精神、弘扬嘉庚精神的生动缩影。
烽火中坚持8年办学,师生如何内迁至大田,乡村如何变学村,祖祠如何变教室,专业教学如何克服困难,师生与当地村民如何融洽相处,其中有太多的艰辛与收获,留下众多感人的故事。抗战胜利后,集美职校迁回了集美,集美、大田两地也陆续记录下这些办学情形,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保存至今的史料并不丰富。80多年前的师生、村民大多离世,当年的当事人均无法采集到只言片语。摄制组面对诸多遗憾,深入乡间走访,赴香港等地寻访关键情形……在海量的信息、素材里,精心制作出三集的纪录片。
历史真实的记录、讲述、再现,是历史纪录片的使命所在。在片里,看到了数个情景再现:重峦叠嶂、山路蜿蜒,师生们肩负行李,翻高山、涉溪涧、穿隘道,绵延曲折的队伍,内迁至大田;为躲避日军轰炸,师生们在森林里上课;为了支持办学,当地村民腾出祖祠办学堂、填平风水池做操场;村民与师生疏通沟渠、整修道路、建造花圃,玉田俨然成了“第二集美学村”……
片子是讲述陈嘉庚的艰辛办学历程之一,又不止于讲述陈嘉庚一人。受到嘉庚精神的感召,在内迁山区的岁月里,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与事:从临危受命的校董陈村牧、到“千里走单骑”陈维风老师、放弃高薪来到大田教书的俞文农船长,从无私提供帮助的玉田乡亲们,到勤奋学习、投身抗战的学生……
历史纪录片既要讲好历史的真实,更要讲得感人而富有感染力、传播力,这很是考量摄制团队的水准与远见。大山沟培养出航海家的奇迹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在片中通过知情讲述、史料展示等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教材,自己编印;船舶模型制作没有钢板,用硬纸皮代替……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师生们把教室搬到树林里,学生利用树干训练攀桅、用绳索或者藤条吊住浪木练平衡、在土坪上练习平台跳和高低跳,被笑称之“密林海训场”。航海职校还在当地均溪河的合剑滩和塔兜潭设置为水上海训场,进行游泳、高台跳水、水上救生、舢板操作、信号联络等科目训练。抗战期间的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在全国“一花独秀”,培养了一大批水产航海人才。大田文史资料《集美职校在大田》记载:抗战胜利之时,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立即通知此间培养的300多名毕业生,回校报到,上船实习,这批国家奇缺的人才,便成为中国航运事业东山再起的中坚力量。
今天我们继承陈嘉庚精神什么呢?胸怀“国之大者”!厦门大学教授朱水涌所言:陈嘉庚办学信念是,民族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沿海各大城市先后沦陷,陈嘉庚始终坚信抗日战争必胜,航海人才培养事关民族百年复兴大计,故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办好航海学校,动员陈维风、俞文农等专家赶赴大田培养航海人才,让祖国航运事业得以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嘉庚精神仍然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1940年11月,陈嘉庚专程来到大田县玉田视察集美职校,与师生同吃住,给大家鼓劲,看到师生与当地村民亲如一家,甚是感动。其间,发表了抗日演讲《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阐述自己率团回国劳军目的,斥责日军侵华暴行,阐述团结抗战道理,介绍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情况,讲述对国共两大战区不同观感,坚信民族抗战必胜,指明“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演讲中,答谢大田乡亲们,寄语集美师生,号召抗战到底。在陈嘉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召下,师生们一边艰苦办学、一边抗日救亡,先后有202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浴血抗日疆场。在校师生们很快成立救亡剧社,在校园、乡村唱响抗战歌声,创造了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的教育奇迹。陈嘉庚演讲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抗战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他的家国情怀更是真情传递、深深植入每一个嘉庚弟子心中。
集美职校师生是闽中抗日救亡的生力军,集美职校地下党总支第二任书记蒋光斗被俘后,在狱中写下“头可砍掉,狱可长坐,而吾青年之志气切不可移”遗书,激励战友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大田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烈士英名熠熠生辉,有许多是集美职校党组织发展的地下党员,为抗战,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艰难时,更显诚毅!抗战期间,动荡不安,生存不易,办学更难,将一批批学子培养成才则是难上加难,而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办学长达8年之久,正是校训“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真实写照。这一校训系校主陈嘉庚亲自制定的。内迁8年来,面对重重困难,师生共克时艰:日军战机频频袭扰大田,轰炸了校舍,师生迁至民房、森林继续上课;学校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陈村牧率众教师用“认养侨生”“减薪济校”“校友养校”等方式,一起渡过难关;不论春夏秋冬,师生坚持每天6.3公里“晨呼跑操”至镇东桥,等等。
在困境里办学,善于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集美学校办学最为艰难之际,崇尚知识的大田民众向师生敞开怀抱,如获至宝,无条件解决各类办学难题;学校吸收当地青年就学,并在当地创办附属学校,让当地群众获得良好教育。80多年来,这8年的办学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留存了许多情感,大田将学村边上两条道路命名为“嘉庚路”“集美路”,继写着大田与集美那段美丽的山海情缘。
片子在叙述中,力争让每一位历史人物有具体的情感着落,以此唤起大家藏在心灵深处的一种久违的、真挚的情感,有效地处理好真实与感人的关系,增强情感共鸣。
前不久,厦门组织“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联合采访团,耗时40天,走了全国15个城市。他们看到了很多红色遗址,最后发现:能像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这样原生态保存下的文物群弥足珍贵。历经80多年的历史风雨,很多地方的旧址失去了原来的历史风貌,而大田抗战遗址,依然还有3217.5亩面积,留下了28座原汁原味的校舍。《烽火弦歌》的播出,将会使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进一步成为国家记忆和民族历史的聚焦,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其国家级抗战遗址的“历史教科书”和“清醒剂”的作用。
烽火岁月 弦歌不绝
●刘建朝
10月2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是爱国华侨陈嘉庚的生日。而2024年的这天,东南卫视首播《烽火弦歌》纪录片,以怀念、追忆。
《烽火弦歌》记录了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闽中大田办学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田人,我此前只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略知一二,原来在集美的农林、商业和水产3所职校于20世纪30年代末迁到大田,抗战结束后又迁回厦门。由于纪录片和家乡有关,我观看了第一集;又因被内容深深吸引,一口气看完三集,直至午夜。
纪录片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艰辛办学历史。“第二集美学村”办学距今有80余年,当年的教师和学生大多已离开人世,难以复述那段办学故事。但纪录片深入挖掘相关历史资料,如当时出版的报纸杂志;寻找相关的人员,如当时校长、教师、学生的子孙后辈;以镜头呈现“第二集美学村”遗址等等。纪录片让这些人和物“说话”,真实地再现了感人的办学历史。在抗战年代,学校内迁大田,师生行路坎坷;由于教员不足,早年的毕业生跋山涉水来到大田支教;办校条件不完善、基础设施简陋,师生自己动手改善。艰苦岁月激发了“第二集美学村”师生的斗志,学校创新办学模式,如校友养校、减薪养校,大家齐心协力“共护门墙”,实现了顺利办学。
纪录片凸显了“第二集美学村”的重要历史地位。抗战时期,福建沿海学校纷纷内迁,集美职校只是其一,而且是迁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较为一般的大田,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很容易被忽视。福建旧有“闽在海中”之称,沿海人们以海谋生,陈嘉庚也远到南洋创业。因此,陈嘉庚十分重视水产航海,在学校内迁大田后,也在新加坡创办了一所水产航海学校。但受战火影响,新加坡的水产航海学校很快就关停了,这使大田的集美学校成为当时全国唯一没有中断的航海学校。虽然是在山区开展航海教学,但仿佛“海在闽中”,教学质量却半点也没落下。抗战结束后,国家亟须航海人员,维护海权,而集美学校提供了一批优秀航海技术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为大连海运学院提供师资等力量。“第二集美学村”承前启后,农林商业、水产航海,多专业发展,其办学意义非凡。
纪录片反映了抗战时期大田百姓尊重知识文化、慷慨相助办校的精神风貌,同时表现了陈嘉庚倾资兴学、忠诚奉献的精神及“诚毅”的校训。《烽火弦歌》纪录片穿插介绍了陈嘉庚的事迹,他在南洋捐款助力抗日,回国访问重庆和延安后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高论,到大田学校视察发表《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的抗日演讲等。陈嘉庚热心教育事业,捐资办校,不图回报,这种精神感染了一批人;纪录片也展现了陈村牧、陈维风、俞文农等一批践行“诚毅”校训、不畏艰难、勇担使命的教育者。可以说,《烽火弦歌》纪录片不仅以精彩故事感染人,还以融入其中的嘉庚精神、崇高思想洗涤观众的心灵,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弦歌不辍 薪火永传
●李若兰
《烽火弦歌》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背景,深情讲述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动人往事。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可以说是福建的“西南联大”,85年前,厦门集美学村的600余名师生从安溪辗转,跋山涉水来到大田,与玉田村村民共度了8年血浓于水的生活。纪录片还原展现了这片热土在抗战时期的风貌,探寻人们的心路历程。
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受嘉庚精神影响而默默付出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家国情怀的磅礴力量。无论是临危受命的校董陈村牧,还是千里迢迢赶来任教的老师们,抑或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的地方百姓,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家国信仰。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有担当的人不胜枚举,这种担当是中国人得以克服任何困难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支柱,这种情感纽带,如同心理学中的“依附理论”。在面临挑战和危险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家与国之间的小爱大义,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重要信念。
纪录片在文化传承方面也给出了重要启示。陈嘉庚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文化坚守者。他一生创办无数学校,为千千万万的孩子点亮求知的希望之灯。纪录片中对陈嘉庚先生的描述不多,但是我们却能从每个人身上窥见他的影子,汲取他的精神。有艰难岁月中依然坚持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有深陷困境仍旧求学不辍的学生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这种对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对吾辈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
此外,纪录片在拍摄制作方面也足够用心用功,视角独特、构图极具美感、光线讲究、音效逼真,营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和脉脉温情的基调,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张力。如在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师生们的艰难处境时,通过音效和画面的切换配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影片表达手法灵活多样,综合运用人物口述、历史情景再现等多种手法,人物口述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历史情景再现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可以说,纪录片从镜头语言到配乐选择,既充满历史感又兼具艺术性。
主题曲《弦歌依旧》歌词感人,旋律动听,为整部作品增添更多情感厚度。循着歌声走进大田“第二集美学村”,颇具年代感的老屋、斑驳的院墙,记录着那些年、那些人的赤诚报国之心。歌曲娓娓道来,缓缓拨动着人的心弦,用声音描绘了那片深爱的土地、山河、家园和乡音,饱含对家国的深切热爱。
《烽火弦歌》不仅带领我们缅怀过去,更重要的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仍然需要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的嘉庚精神。
(本版图片由纪录片《烽火弦歌》摄制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