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现在到镇里就能做血液透析 2025年11月10日

大田县总医院血透室里,护士正在给患者调整血滤机参数。

●郑 徽/口述 林生钟/整理

11月7日上午,立冬的暖阳像炉火一样照着村子,我迎着阳光骑着摩托车从家里前往大田县总医院太华分院,准备进行血液净化透析,内心充满了温暖。

我叫郑徽,今年61岁,是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村民,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2012年,我在当地的一家乡镇企业上班,在一次检查身体时发现得了尿毒症,于是不得不提前退休并四处求医。

那段日子我很焦虑,病痛折磨、无法工作、治病需要钱。

最初,我到了三明市第一医院手术治疗,并且住院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血液透析。血液净化作为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替代疗法,是许多尿毒症患者维系生命的终身治疗选择。出院后,我长期往来于大田县城和万湖村之间,每星期3次到县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同时,每个月需要血滤2次、灌流1次。

当时,三明医改才刚刚启动,病人到医院血液透析,每次需要个人付费50余元;血滤1次,需要个人付费约80元。这些治疗的费用已经从医保基金报销过了,可是个人支付的部分依然不小,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我从医生那里得知,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进入尿毒症期,肾脏不仅失去了排毒排水的能力,也会引起钙磷代谢失调,表现为低钙高磷。高磷血症能够引起皮肤瘙痒,导致血管硬化加强,这时需要降低血磷。临床上,患者常用药物碳酸镧配合口服治疗。碳酸镧的价格昂贵,之前没有列入医保报销清单,1瓶药只有30片需自费购买200元。现在经过了医保报销,每瓶价格降到了不足8元。

不仅如此,原来用药1万单位的促红素需要120元,现在不到3元;血滤的费用比2017年降低了约53元,现在只需付费27元左右。医改真惠民,我和病友们都得到了巨大利益。

随着三明市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推进,今年2月27日,大田县总医院太华分院血透室正式启用。血透室总建筑面积达492平方米,设有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以及接诊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拥有先进的透析机4台、血液过滤机1台,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筑牢坚实防线。同时,太华分院血透室的医护团队先后前往三明市第一医院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积累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透析治疗及护理服务。

这10多年来,我每个月跑大田县总医院12趟,从早上在村里等班车,到下午由县城回家,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乘坐班车的车费每个月得花264元,如果包括买矿泉水和吃午饭的支出,每年不下6000元。如今,我从家里到太华分院用时不到10分钟,血透结束后回到家里可立即休息,或者可以做些轻松的家务活,不用赶路、节省时间和花费,身体也没感到劳累了。

医保的政策越来越好,根据相关规定,在乡村卫生机构看病就医的报销比例比上级医院多,患者个人承担的费用更低了。特别是血液透析这一项,通过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已经好多年都不用个人再掏钱了,直接减轻了我们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医生、护士都经过专业培训,我对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编辑点评

医保惠民,惠及的不仅是钱包,更是人心。尿毒症患者郑徽在离家不到10分钟的太华分院就能看病就医,且报销力度大,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望。这种便捷,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医改带来的温暖与效率。郑徽仅是千万患者中的缩影,从中可以深刻认识到医保惠民,惠在当下,更利在千秋。它守护的不仅是生命的基本尊严,更是每个普通人在疾病面前的体面与从容。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