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郑仁水
送儿子到车站,取票、进站、候车、上车,一环紧扣一环,就像孩子成长过程的浓缩: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每次送别,我总要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那段经典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在前往车站的路上,的哥便看出我们的关系是父子我们的主题是送别。上车后,他便问:“送孩子?”我说:“是。”的哥说:“朱自清的《背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怎地,我听了,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个经典的背影: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这个教书匠与朱自清父亲那样一个旧时绅士相去甚远。在交通不便的时代,朱自清会萌生“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之慨叹。在资讯如此便捷的今天,如果需要,我们天天可以借助手机强大的视频功能“相见”。因此,我想到的是龙应台的《目送》(的哥也许没读过),想到的是一名作家成为作家的理由,能够用极朴实极精简的语言道出人类某种共同的情感,比如说离别。时光流逝,那标签一般的语言进入公共话语体系,成为读者的“代言”,无论是教授学者还是引车卖浆者,只要身临其境,便脱口而出。
当然,短暂相聚之后再离别总会带来感伤,但理性告诉我,这种情感就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样。父母把女儿养育成人,成为一件贴心小棉袄,三十而立,倘若还没心上人,婚姻没有着落,心底又会发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遇到亲人或者朋友,便猴急地问:“有合适的对象给介绍一下吗?”那不正是急着想送别女儿吗?有的像当年昭君出塞一般,将女儿远嫁海南、新疆,甚至漂洋过海。同样,儿子长大了,如果天天宅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父母就会抱怨儿子没出息。因此,从理性的角度去考量,到了一定时段,父母希望与儿女告别,不告别则意味着父母教育的失败、子女成长的失败,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大悲伤。这也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表述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因此,告别应该是一件让父母和儿女为之欣慰之事,这种告别意味着子女已长大成才,走向社会,就像一棵小树苗已长成苍天大树,不需要父母这把巨伞的庇护,意味着可以独当一面,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从世俗的教育意义而言,你把子女送往“北上广”,送往欧洲、美洲、澳洲,把子女送得越远越成功。当然,我身边的不少父母,养育了优秀的子女,却希望把子女留在自己的身边,或为了减少送别的伤感,或为了让子女继承一份家业,或者追求小城生活的那份安逸与自由。
每每看到同事隔三岔五地在朋友圈发着关于子女的微信,带着几许甜蜜与自豪,我表示理解。但是,作为过来人,作为旁观者,我看了,不免为他们那份深深的父女母子情深捏一把汗。心底默默地对他们说:抽空读读龙应台的《目送》吧,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送别了孩子,沿着河边栈道踽踽独行。均溪河两岸,妇女摘菜,老汉浇水,幼儿奔跑着,朋友或者夫妻在漫步……垂钓者闲闲地将钓线抛入河中,几只鹭鸶停在河滩上或者浅浅的水中,不时用长长的喙啄着什么。夕阳缓缓西坠,空气中弥散着宁静与闲适。
打开手机,看到儿子发来一张照片:一个肩部微驼的男子身着浅青色T恤、牛仔裤和黑色运动鞋,提着只沉沉的拉杆箱。这是我们出发走到楼下时,走在背后的孩子用手机留下的我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