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王英德
“立春过后,我家的雷竹林开始长笋,新鲜雷竹笋每公斤卖到了16元。”3月20日,大田县东风农场排吉村的农业职工郑祥增,天刚亮就赶到山上挖笋。他种20亩雷竹,每天能挖竹笋100余公斤,收入近2000元。
有劳作就有收入
大田县东风农场创办于1958年6月,是以农、林为主,多种经营并举的国有农垦企业。农场面积6.6万亩,林地5.3万亩、耕地5985亩,森林覆盖率86%,绿化率97.89%,农场有15个村,1047户、4226人,人均耕地和林地面积6.5亩,发展雷竹、芙蓉李、柠檬甜柑、烟叶、红菇等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产业。
1998年,农场从浙江淳安引种了20亩雷竹,随后大家自发栽种,300多户连片种植雷竹2500余亩,现在每年出售雷竹笋纯收入达2000余万元。
雷竹出笋周期长,每年1月开始长笋挖采,到4月底结束。把雷竹笋挖出后,去土、精选、装箱、保鲜,郑祥增每天和其他笋农往返于竹林、收购点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雷竹笋挖采后,以鲜笋上市为主,同时可加工成笋罐头和笋干。郑祥增的儿子在外打工,赚的钱还不如他在家干活多。老人今年70岁,他希望儿子能把自己经营多年的雷竹林管理好。过完春节,老人特意把儿子留在家里,帮忙挖雷竹笋。
“年前,鲜笋售价每公斤40元,我们农场通过合作社模式,统一收购,并批发到上海和安徽等地。”东风农场宣传委员涂炳文说,农场现有雷竹林3000余亩,亩产笋近4000公斤,全年总产量达5000吨。
实现寸土寸金
“春节开始挖雷竹笋,6月采杨梅,7月有特早蜜橘出产,11月采摘芦柑,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收获。”2008年,郑祥增种下了杨梅、芦柑、柠檬柑等水果30余亩,他同时管理竹林和果园,年均收入30万元以上。
施肥、采果,一个人忙不过来,他雇工帮忙,每人每天工资250元,现金兑现,可很难雇到人。
年初,大田县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郑祥增在农场帮助下,给果园安装了山地轨道运输机。
“单根铁轨长度300米,从山脚延伸到山顶,连接起来就像一条铁路。”山地轨道运输机类似小型板车,车厢不大,操作简单,单次载重350公斤。现在,郑祥增运用农机管理果园,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有了新机械的助力,郑祥增准备扩大果树的种植规模,引进爱媛柑、黑炭梅等优质新品种水果。
守住生态兴产业
盂坂村村民成立护林队,在林区修防火路,给山场劈草和清理作业,让林木“透气”。
“这样做有利于红菇菌群繁衍。”东风农场场长朱晓敏介绍,红菇是天然的营养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由于红菇只长在阔叶林混交地,对生态环境要求挑剔,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目前还无法人工培育,因此产量少、市场价格高。
农场有天然的“红菇山”面积2600余亩,年产红菇干品约2000公斤,产值达600万元。每年中秋前后,红菇进入生长旺季,菌业合作社在山上设立护菇点,安排村民采收红菇,指定专人烘烤,并以每公斤超3000元的价格售出。同时,幼菇被留下,这样放着下一次长大了再采收,保证产量的增长。
村民十分珍惜这些“红菇山”,身处密林,但是烧水做饭却很少用柴火,连烘烤红菇用的木炭都从外地购来。他们的想法简单,砍倒一棵树就减少了一处红菇生长地,这是在断自己的财路。山上杂木因风刮倒,村民也不会取回家来,让它烂在山上增加菌群。
“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广泛植树造林,守住青山绿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朱晓敏介绍,农场同时开发冷泉来富民。2019年6月,成立福建省九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引进俄罗斯空化技术和设备,年产小分子水5000吨、矿泉水2万吨。2022年,计划增加投资1亿元,新建化妆品用水生产线1条。红菇、芙蓉李、雷竹笋、玉米等瓜果蔬菜盛名远扬,引来乡村旅游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