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萍 陈莉莉 俞道标 文/图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保障粮食安全和保障农民权益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近年来,我市通过充分利用农业保险这一重要保障手段,为农业生产牢牢筑起“防火墙”“安全网”。
应对灾害及时出手
3月7日,永安市农业部门的农技人员、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前往安砂镇,针对永安市绿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的低温受灾情况,再次上门开展农业保险查勘理赔工作。
今年2月中旬,永安市绿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的1600多亩早春玉米投了农业保险。“我们刚移栽了400多亩玉米苗,没想到2月下旬就碰上了低温寒潮天气。”合作社理事长张仕滨说,由于天气太冷,很多玉米幼苗都冻死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永安市农业部门迅速组织农技人员,联合承保公司,第一时间赶到基地,对受灾玉米开展勘察定损,为保险理赔提供科学依据。经过初步勘察定损,玉米受灾面积260亩,因处于苗期,平均损失率80%,保险赔付额每亩约200元,目前正在走理赔程序。
“农业保险对我们很有帮助,可以减少农作物受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张仕滨对此深有体会。去年,他们为60亩大棚葡萄、红美人柑橘投了一份设施农业保险,还为200亩玉米保了险。后来,大棚因台风天气受损较严重,部分葡萄、柑橘和玉米,由于自然天气、病虫害等原因,也不同程度受灾减产。还好买了保险,合作社最终拿到了5万多元设施农业保险理赔款、7000多元玉米保险理赔款。
对很多农户而言,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让他们“花小钱、防大灾、保收入”。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丛艳静以玉米保险为例介绍说,玉米每亩保险金额500元,费率4%,保费20元,其中,中央、省和市县财政补贴90%,农户只需要承担10%。也就是说,农户自己只要交每亩2元保费,玉米一旦受灾,根据生长期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受灾情况,获得每亩125元至500元的赔偿。
农业保险,让农民吃下“定心丸”。2021年,永安全市玉米保险面积1万多亩、水稻保险面积9.3万亩、水稻制种保险2600亩,受灾农户获得玉米保险赔付额9万多元、水稻保险赔付额72万元、水稻制种保险赔付额23万元。
与农业生产捆绑
投料、搅拌……走进三明市明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工人们经过一番熟练操作,将混合好的食物通过管道自动投喂到每一个圈舍的猪槽内。
三明市明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畜牧业为主、集良种繁育、种猪和商品猪养殖批销、饲料加工、肉制品加工等为一体的企业。公司负责人陈阿东介绍,目前,公司生猪存栏量3万余头,近3年来,公司坚持给生猪养殖入保,每年都获得相应的理赔金。
“对于我们来说,保险的意义是降低风险和损失。”陈阿东告诉记者,“投保的生猪保险大致按生猪的重量进行理赔,有农业保险为我们生产保驾护航,企业发展也更有了‘底气’。”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养殖保险工作,进一步调动养殖场户抗御市场风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场户发展养殖业积极性。据统计,2021年,全市生猪投保59.62万头,保额5.14亿元;种猪投保0.3万头,保额3983万元;肉兔投保126万只,保额3732万元;蛋鸡投保165万羽,保额4942万元;肉羊投保0.55万头,保额654万元;奶牛投保0.3万头,保额300万元。
除了养殖业,农业保险在种植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们的食用菌以内销为主,销往各大商超和市场。”尤溪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食用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严格,种植风险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受到感染或损伤,投保可以减少损失。今年是他第五年为食用菌投保了。
“以前没保险时,风险大,我们不敢扩大生产。现在有了保险,我们扩大规模有了底气。”刘先生表示,有了保险撑腰,不管遇到什么灾害,现在大家都有勇气挺过去。
水稻制种、竹荪、玉米、香菇……我市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农民投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2021年,全市水稻种植保险承保数量达139万亩,保额69665万元;水稻制种保险承保数量达18万多亩,保额21703万元;玉米种植保险1万多亩,保额651万元。
做好农业保险政策宣传
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业保险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水稻及制种种植保险政策,继续推进水稻制种和水稻种植保险工作,努力提高水稻、制种保险承保覆盖面,推进水稻制种保险稳定发展。
“今年水稻制种保额有望提高。”人保财险三明市分公司农业农村保险部/乡村振兴保险部牛鹤翎介绍, 2022年初,我市提出提高制种水稻保险金额的建议,目前已报送省农业厅,拟将制种水稻保额从1200元/亩提高到1600元/亩,进一步提高制种水稻种植保险保障,推动制种保险持续发展。
防范农业生产风险,有效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稳步开展,提高群众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知晓率,做好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同样重要。“应做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政策宣导工作,及时做好农户参保信息收集,确保农户的参保率达80%以上,切实保障民生、稳定社会,促进农民增收。”牛鹤翎表示,可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政策和典型案例宣传,增强贫困群众的保险意识,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
同时,牛鹤翎认为,应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培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总结农业保险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农业保险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益。
近年来,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保险、农业等部门及时深入田间、户头核实灾情如实理赔,也调动了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然而,目前农村风险保障不足、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的情况普遍存在。
因此,牛鹤翎建议,除了保险机构要加强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外,财政部门要保障农业保险补贴资金预算充足,提高补贴比例,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农业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利用广播、电视、墙报、网络等媒体,鼓励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通过保险制度抵御自然灾害,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