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通讯员 罗旌首 文/图
拓展“总校制”办学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办学模式,着力破解学位不足问题;提升教师素养,打造过硬师资队伍……今年来,永安市以改革新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企先行 补齐教育事业短板
亮丽多彩的塑料滑梯,充满童趣的宣传画,绿意盎然的园区……走进位于燕江河畔的永安市城投幼儿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春风中回荡。此前,这里是原永安市实验幼儿园旧址。
“我们按照永安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办普惠性幼儿园,作为公办幼儿园重要组成部分,破解学前教育学位不足难题。”永安市教育局局长刘金坚说。
永安市城投幼儿园由永安城投集团创办,占地面积6287平方米,现有17个教学班,幼儿近700名。幼儿园教职员工由永安城投集团聘任,永安市教育局选派公办园师资团队参与管理。
作为永安第一所由国企创办的普惠性幼儿园,这里的办学成效、办学质量如何比肩公办园?
“我们坚持以公办园标准,不断强化和规范幼儿园管理。”去年9月,施岚由燕南幼儿园转任永安市城投幼儿园园长,她说,这里的硬件设施按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配置,规范化办园至关重要。
从常规教学到幼儿生活常规,从教师专业提升到幼儿园管理……在施岚带领下,城投幼儿园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成效初显。
“从管理理念到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是一种全新的开始。”永安市城投幼儿园魏爱清老师在私立幼儿园工作多年,城投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让她受益匪浅。
一年抓规范,两年立口碑,三年创特色,永安市城投幼儿园办学成效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
目前,永安市城投集团还创办了建发玺院、水院北门幼儿园,新增学位1200个。在义务教育阶段,城投集团实施“交钥匙”工程(代建制),完成永安六中、东门小学教学综合楼等教育补短板应急建设项目,新增学位2300个。
拓展“总校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近年来,三明市探索建立了“总校制”办学改革模式,这项改革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之一。永安如何接续书写新篇章?
“我们秉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的理念,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通过实施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分校等五种‘总校制’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刘金坚说。
3月2日,一场片区“初三历史集体备课”活动,在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进行,来自永安二中、五中、洪田中学等学校的历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新学期教学工作。
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创办于2017年,学校通过实施“30+10+5”等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当地前列。
“我们是片区领头学校,和永安二中建立‘城乡紧密型教科研共同体’,是深化‘总校制’办学模式之一。”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校长邱长辉说,通过发挥学校龙头引领作用,带动片区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城乡紧密型教科研共同体”如何构建?邱长辉介绍,两校共同制定紧密型教科研工作方案,同步推行“30+10+5”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开展送教下乡、课改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办学成效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1月,永安二中各学科期末考成绩与上学年相比,在平均分、低分率、及格率、优秀率等36个数据中,提升的数据达20个。
永安一附与永安二中构建“城乡紧密型教科研共同体”,是永安深化“总校制”办学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剪影,“总校制”办学模式正在不断探索、尝试。
永安十二中整体并入永安三中,两校实行“一校两部”管理模式,高中部和初中部独立办学。
“北塔分校开办一个学期以来,教学管理规范,学风优良,第一学期学生学业检测成绩在永安初中校名列前茅,实现了名校带新校、分校的预期目标。”永安六中校长叶少扬说。
永安一中与永安市一中附属学校共同推进初高中衔接一体化办学,在初高中衔接、学科竞赛、教师培养等方面共同发力,帮助学生较为顺利地实现学段过渡;永安巴溪湾小学与巴溪湾小学分校实行紧密型办学,实现名校带分校办学目标……
打破校际壁垒,强化经费、政策保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延伸,“总校制”办学让燕城教育活力凸显。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现在进了一中,很有压力,要认认真真把书教好。”去年9月,曹远中学地理教师范珍珍通过“3+3”遴选机制,进入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任教。
2017年以前,永安市教育局实行进城考试,一张卷决定一次入城机会。后来,在实施以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进城考聘制的基础上,推行“3+3”进城遴选机制。
教师流动不够,活力不足。怎么流动,才更科学合理?永安市教育局大胆实施教师进城考聘改革。
“3+3”遴选机制,即乡镇教师近5年教学成绩,至少有3年位居永安市平均分之上的才可交流到城区校任教;在城区校交流连续6年中有4年教学成绩居交流校平均分之上,人事关系可直接调入城区学校。
以范珍珍老师为例,如果6年后不符合这一遴选要求,她的人事关系就不能进入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
“以前想进城,符合报考条件就好好准备考试,现在不管在乡下,还是进了城区学校,都要凭教学质量才能站稳脚根。”范珍珍说。
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3+3”遴选机制树立了凭实绩流动的鲜明导向。去年9月,永安参与考聘和遴选进城的乡村教师70名,参与校际交流175名,交流率达14.5%。
机制活则满盘活。目前,永安市教育局还在探索教师职称“县管校聘”、校长考评等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今后要把班级带好,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永安六中数学教师林春华从教33年,坚持担任两个教学班课程,兼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学工作获得师生、家长一致认可,当选永安首届“十佳”教师。
推行“1+4”正向激励机制,评选“十佳”教师,推动6个乡镇成立教育基金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在永安越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