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吉林业采育公司日前先后与福州灿丰实业有限公司、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合作经营造林951亩,林票估价为47.62万元,以林票作为质押凭证,获得大田县农信联社造林贷款40万元,有效解决当前需要扩大造林规模存在的流动资金缺口。这是大田县首笔林票抵押贷款,更是我市深化林票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围绕“林农收益保障不够到位”问题,创新林票制度,积极开辟林票市场化交易路径。在针对林业资源资产“变现”不畅、林票规模小且流通受限的问题上,着力加快林票“三化”步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赋予林票制发、交易、兑现等权能,进一步盘活林权。
加快林票制发标准化。明确林票开发范围,根据林龄划分,以人工商品林中的新造林、近熟林、成过熟林为主体开发林票,修订完善我市林票管理办法,确保林票价值长期合理稳定,推进林票标准化制发。
加快林票发行多元化。以国有林场为试点,加强与中林集团、福旅产业发展基金等央企省企合作,发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票。全市累计在211个试点村制发林票1.63亿元、面积13.3万亩,惠及村民1.6万户、6.6万人,带动试点村年均村财增收5万元。
注重加快林票交易市场化。设立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行公司化运作,建立林票出票人、保证人、监管人相互独立的风险隔离制度,策划林票上市交易。
目前,我市正持续深化林票改革,推动林票提质增量,盘活全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推进林业资产和权益证券化。
(本报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江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