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文
正值5月,将乐县光明镇光明村,群山苍翠,绿树成荫,在10余公里的乡村小道两旁,上千个蜂箱有序摆放。上午8时,谢君戴着手套和防风帽,沿路挨个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地取出蜜蜂巢脾,认真检查蜜蜂分蜂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春天百花盛开,蜜源充足,是蜜蜂分蜂的最佳时机。”谢君说。他所养的蜜蜂是中华蜂,也叫土蜂。中华蜂工作时间长,并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适合山区养殖。光明镇森林覆盖率高,各种山花繁多,一年四季蜜源不愁,为蜜蜂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光明镇历来就有养蜂的传统,谢君的爷爷和父亲养蜂40多年。谢君跟着父亲学习养蜂技术,并接手父亲养的26箱蜂群,开始了自己的甜蜜事业。
初次尝试养蜂并不顺利,以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散养,没有规模化养殖技术,因此损失了不少蜂群。面对挫折,谢君四处拜师学艺,先后到尤溪、泉州和福州等养蜂产业发达的地区学养蜂技术,加上自己的摸索,很快成为养蜂能手。几年前,谢君的蜂群已经扩展到了200多箱,年产蜂蜜3000多公斤,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户。
谢君发动7名养蜂人一同创建了宝台山中蜂养殖合作社,注册“宝台山”蜂蜜品牌,一改每个家庭各自为阵的状况,破解人手、产量、质量等制约产业壮大的难题。
合作社不仅为养蜂户培训养蜂采蜜新技术,还帮助他们收购、加工、包装、贮藏、销售蜂蜜。在谢君的倡议下,合作社收纳养殖社员35人、蜂农1000余户、养殖蜂场13个、总蜂群1500箱。如今,合作社年产土蜂蜜2.5万多公斤,产值350余万元。
合作社带动了当地养蜂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残疾人、困难户加入进来。安仁乡泽坊村村民朱代宗轻度残疾,劳动力偏弱,在一次产业扶贫会上得知养蜂是个“短平快”的致富好项目。“养蜂不需要高强度的劳动,投入也不大,而且技术还有保障,非常适合我。”朱代宗从合作社购买了12箱蜂群,向谢君学习养蜂技术。几年下来,朱代宗的养蜂规模已经达到90多箱,去年收入6万多元,过上了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