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宝琴 实习生 曲韵宇
“时光飞逝,来到市第一医院已经快一年了。即将要离开这里,非常不舍。以后临床医疗上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联系,大家相互沟通,共同进步。”8月17日,即将结束在市第一医院的驻点工作,中山一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王莹感慨地说。
王莹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工作多年,擅长脑血管疾病、肌张力障碍、神经遗传病的诊治。去年9月,她来到市第一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工作。
“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规模和建制都很不错。在合作共建过程中,我曾考虑直接套用‘中山一院’管理模式。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一想法并不可行。”王莹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缺乏自己的特色,想要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有一个明晰的“拳头”发展方向,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专科。
“三明地区老年人口多,可以从老年性疾病入手,将脑血管病以及神经重症作为科室的‘拳头’发展方向。”王莹说,目前市第一医院已成立帕金森病门诊和肉毒素治疗门诊等特色神经内科亚专科,并将继续完成癫痫和痴呆的特色门诊建设,逐步建立特色门诊,实现专病专治,形成特色品牌,提升学科影响力。
坐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一年的时间里,王莹利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学术水平以及科学的管理思路,精准助力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提升诊疗技术,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一年来,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疗行为更加规范,疑难重症诊治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团队,从需要专家帮助指导复杂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到现在能独立完成手术,在高难度手术的评估、步骤、细节、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规范处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提高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诊疗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是最让我欣慰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只要努力,可以取得更大进步。”王莹说。
一年来,王莹除了努力提升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疗水平,还非常重视科研教学工作。在与青年医生交流时,她常说:“教学、教研等工作都是建立在临床医疗的基础之上,青年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病历资料收集工作,为科研打牢基础。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的科研目标,脚踏实地更容易出成绩。”
“市第一医院基础实验室较为薄弱,因此撰写基础研究的文章难度较高,科研课题应考虑从三明特点出发。”王莹建议,三明地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已有一定成效,对慢病管控较好,而高血压、糖尿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选择科研课题时,可以结合医联体体系,将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管理做好做深。
得知王莹即将离开三明,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林剑楠颇为不舍。她说:“能有机会跟随王教授学习,我感到很荣幸。王教授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有了王教授和其他中山一院专家坐诊,我们医院的外转率明显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