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2年08月25日

贴近群众的太极拳

●本报记者 曹 珂 通讯员 刘国萍

太极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与广场舞、乒乓球等一样,太极运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的一种重要健身方式。对于现代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每天打太极是为了锻炼身体,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8月3日至5日,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群众比赛暨2022年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总决赛在三明市体育馆举行,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10支代表队共157名运动员参加角逐。

此次竞赛项目分为男子、女子个人项目和男子、女子集体项目,其中个人项目包括规定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以及24式太极拳,集体项目为八法五步。三明市代表队男子组、女子组各8人。

本次比赛遵循中国武术协会印制的 2012 版《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有关补充规定,规定项目中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6 年编印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参赛年龄段为 35 岁至 60 岁。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它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论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所形成。

作为一种内外兼修、柔和、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49年后,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会议,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特点,呈百花齐放的态势。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太极拳运动是我们中国武术界单项比赛里面参加活动最多的,它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福建省体育局群体处一级调研员叶晓天说。

四年一届的省运会群众比赛太极拳总决赛,是对各地太极拳运动的一次检验,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是衡量群众太极拳活动开展的水平。在此次太极拳比赛中,三明市代表队以金牌6枚、银牌7枚、铜牌5枚、总奖牌数18枚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前三,赛场上体现了三明队员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良好精神风貌。

打太极拳可以锻炼身体,对人的身心大有裨益。太极拳是一种舒缓的运动,动作柔和,从而改善身体内部循环,起到预防和消除某些慢性疾病的功效。实践证明,打太极拳时,人的呼吸趋于自然、细长、均匀,从而增强胸腹运动,提高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太极拳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它还可以修身养性,使我们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练太极拳到一种较高的境界,会领略到一种恬静、悠闲安逸、浑然忘我的境界。经过练太极拳,可以在生活中不急不躁,养成平心静气的良好品性。

“我从15岁就开始练武,受武打片‘少林寺’及金庸小说等的影响,喜欢上武术。太极只是表面看着慢,其实是以动作来引导内心的一种锻炼。”三明市武术协会会员林惠是此次太极拳比赛的“双金”得主。他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太极拳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它对下肢和力量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进行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全方位的综合训练。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与静的基础上下功夫,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誉是汗水浇灌的娇艳之花,胜利是群策群力的智慧结晶。赛场上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有谁知道凝聚了选手们多少血汗的结晶呢?这就是他们持之以恒的成果。既能够磨炼意志,又可以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太极文化的精髓所在。

--> 2022-08-25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26622.html 1 贴近群众的太极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