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莉婷 通讯员 韩修振
8月30日上午,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市残联康复科科长罗金华在拿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11时,当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场500多名代表站成6排,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书记走到了我们中间,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很有幸,我站在了第一排的位置,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给我们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罗金华未曾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人工作者,能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如此隆重的表彰,那一刻,她的心被庄严、幸福和感激充盈着。
捧着手里金灿灿的奖牌,看着红彤彤证书里“为人民服务”5个极具分量的大字,罗金华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这份荣誉并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它也属于奋战在全市各行各业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工作者们。这是激励,更是鞭策。”站在新的起点上,罗金华决心用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成就残疾人更美好的未来。
一颗初心
为残疾人康复谋福利
“过去的生活里,我都是担心和绝望,在‘生活重建’训练营里,我重拾自信,学会了很多基本生活技能,恍若重生。”话语中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是永安市西洋镇三畲村的一名脊髓损伤者。1999年,老邓在自家盖房挖地基时,由于土方下塌,整个人被掩埋。至此,下半生他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如何让这些生活在阴霾里的残疾人收获更多灿烂的阳光,这也成了残疾人工作者罗金华一直思索的事情。
“要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的技能与方法,更要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内心的愿望很快化为罗金华的实际行动。
2020年9月,罗金华从残疾人需求出发,精心组织举办了三明市首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在为期15天的体能锻炼、康复护理、生活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课程学习中,学员们实现了蜕变。每当从学员口中听到他们的变化,看到他们自信的笑容,罗金华都忍不住开心地为他们鼓掌。
两年来,在罗金华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已累计举办了3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不仅服务了45名脊髓损伤者,还选送了8名学员参加省残联举办的骨干培训班,并策划建立三明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
“残疾人特别渴望的事,我一定用心、用情去服务、去推进。”对待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她始终怀着一颗初心。
2017年,生完二孩返岗后,罗金华就接手了康复科工作,在全科室只有她一人的情况下,没有抱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有序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精神残疾人救助等康复项目落实。
“只要能为广大残疾人谋福利,我就会尽力去做!”口中的诺言,不断在罗金华的工作中一一兑现。
一份守护
为“折翼天使”点燃希望
“倩倩(化名),今天我们来画电视机,好不好?先画一个长方形……”倩倩是三元区心语孤独症康复教育中心的一名在训儿童,因为疫情,倩倩妈妈便在家跟着中心线上课程,指导孩子居家康复。
自倩倩进入中心开始言语训练,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和努力下,倩倩能从简单地发单字,到完整跟读说出一整句话。这让倩倩妈妈很是欣慰:“倩倩进步明显,本来想再加一门语言康复课程,但遇到疫情不能线下上课。多亏了罗科长给我们开通了网上课堂,让我们的康复训练不间断。”
康复救助对于残疾儿童来说相当于生命的重建,罗金华对此特别关注。
2018年,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后,罗金华便立足三明实际,先后起草和完善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叠加补助、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场地和运营费补助、康复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着力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康复机构服务能力。
近几年疫情反复,罗金华首先想到的是:隔疫不隔爱,停课不停训!为此,罗金华结合实际,制定了残疾儿童线上康复收费标准,精心组织基层康复工作人员、康复机构从业人员、残疾儿童家长、诊断医师等进行相关项目规范化培训,并摸清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指导机构改线下康复为线上服务。
为“折翼天使”点燃希望,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罗金华能想到的是凝聚合力“与爱同行”。
积极协调亲朋好友、社会爱心资源,做好爱心单位、爱心人士与残疾儿童的联系对接,组织开展“与爱同行”关爱残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唱好“残障孩子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段歌声,罗金华竭尽全力。
付出终见回报。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残疾儿童康复机构25家,自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4300多人次的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服务。
一次圆梦
精准服务送到“家门口”
“来,左腿慢慢伸直,保持平衡,脚踝缓慢用力……”8月30日一早,沙县区夏茂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之家”内,家庭医生胡鹏恩正指导残疾人吴金水进行康复训练。
43岁的吴金水因脑出血致残,导致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从不能坐、不能站,到现在可以缓慢行走了。”吴金水说,自签约家庭医生后,他每月可以享有4次免费到残疾人“康复之家”进行康复指导、理疗和恢复训练的服务。
平时哪里不舒服了,有固定的医生进行咨询;每月有家庭医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进行体检、理疗;提供协助就医、医保优惠等延伸服务……像吴金水一样,如今在三明,残疾人圆了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康复服务。
而这项政策落实的背后,离不开罗金华的全力推动。
2019年,省残联出台政府购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政策。在全省实施试点工作过程中,罗金华主动与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对接,通过整合医疗资源、社会资源,在沙县区、明溪县等7个县(市 、区)大力推进购买康复服务项目;同时加大指导与支持力度,在制定方案、业务培训、跟踪落实等方面,做到精准策划、科学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98%以上,排在全省前列。此外,罗金华还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今年,除沙县区外,明溪县、泰宁县、三元区等地也陆续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精准康复服务相融合、共推进,同时还培育建立了7个残疾人“康复之家”,就近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10年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一切为了残疾人。我们付出得越多,残疾人离困难就越远。”展望未来,罗金华坚定初心不改,只为让残疾人生命的阳光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