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渴/文 张立梓/图
8月27日一大早,位于动车三明站的闽学文化广场长亭内,传出阵阵昂扬的歌声,在歌唱者的左侧,是沙溪河。记者走近一看,一群身着“红印山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团服的中老年人,正就着音乐进行表演。合唱、腰鼓、藏族舞,形式多样的表演展示出别样的风采。
他们脸上的笑容,洋溢着快乐和满足。这是他们幸福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兴趣而相聚
7年前,三元区红印山社区组建了一支老年合唱队。起初,这个团队只有40多人,是社区老年大学歌咏班成员。
“当年,我是歌咏班班长,常常叫上同学一起到户外唱歌。最初在社区里唱,后来中山公园成了我们的据点。就这样,‘红印山社区文化志愿者合唱团’初现雏形。”艺术团团长魏毓忠介绍。正因如此,现在团员都亲切地称他“老班长”。
2018年3月,合唱队正式成立,并于2020年7月1日更名为“红印山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如今,这支团队已有151名成员,组建了旗袍队、舞蹈队、腰鼓队、柔力球队等多支兴趣队伍。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50多岁,最大的80多岁。用艺术团团长魏毓忠的话说,这是一个自发组织,一个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团队,团员没有一个科班出身,全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走到了一起。
回忆起最初在社区老年大学的日子,魏毓忠感慨万千。那是缘分的起点,是大家“革命友谊”的开端。“那时,我们这些爱好唱歌的人,常常一起出游,还到广场进行唱歌表演。中山公园正在重建,我们就把阵地转移到动车站这里来。”每周,艺术团都会在周三晚上、双休日早上进行训练活动,每年“五一”“七一”“十一”等,艺术团还会进行大型演出。
魏毓忠和成员们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加入艺术团,不分岗位职位,但是一定要团结奉献。”魏毓忠告诉记者。
丰富晚年生活
旗袍队队长李秀芳,同时负责藏舞、腰鼓舞的编排策划。在退休前,她就从事单位艺术节目的策划工作。2016年,她参加专业旗袍秀训练,并前往杭州培训考证。为了将艺术团的旗袍表演做实做好,她自费购买音响,组织队员每周二、周四晚上坚持训练,只为筑起艺术团最美的风景线。
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退休老师林秀梅,是非洲鼓的资深爱好者。她在网上自费购买学习教程,几年的练习和钻研下来,她打得一手好鼓。
今年4月的一天,林秀梅和妹妹来到闽学文化广场跳舞,被艺术团合唱训练的歌声吸引。她一看,这团里有很多和她年纪相仿的人,还有同行,于是毫不犹豫地入了团。她的加入,成为了艺术团的一个亮点——在此前,还从来没有用非洲鼓为合唱打鼓点的呢!
“其实我并不专业,但大家对我不吝夸赞,让我很感动,也是让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又能唱歌又会打鼓的林秀梅,团员公认的多才多艺,但是她很谦虚,虽然大部分时间做着伴奏的工作,但她依然倾注了心血。这个艺术团,也成为她的精神寄托。
对于李书华来说,唱歌可以锻炼肺活量,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曾经也是一名教师的他,在今年机缘巧合,与艺术团结缘。那天,他路过闽学文化广场,遇到艺术团正在训练,一时兴起,和他们合唱了一首歌。这可让合唱队的成员挖到了块“宝”——唱歌这么好听,不如把他变成艺术团的一员!
加入艺术团后,李书华的闲暇时间变得充实,刚退休那种不知所以然烟消云散。要说这个团为他带来了什么,李书华说:“在这里,只要有兴趣、有胆量,就能有舞台。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副团长邓绪美入团已经五年有余,他在团里担任乐队队长。重拾放下已久的手风琴,他和演奏黑管、萨克斯、非洲鼓、二胡、手风琴、大提琴的十七八个人,组成乐队。合唱不能没有配乐和伴奏,乐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合唱团得以完美表现的“幕后英雄”。
三钢退休工人张云江,年近古稀,可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这个年龄的人。他把这一切归功给了艺术团。“在团里,人开心,自然就年轻。”在这里,自由选择表演形式,让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示风采。
为老敬老爱老
邓美珍是艺术团里的特殊成员,是一名盲人,从旗袍队的姐妹介绍入团以来,她已经在团里待了三年时间。这段时间里,热爱唱歌的她参加过11场大型演出,每一场,都让她难以忘怀。
在团里,大家对邓美珍照顾有加,让她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在她的身边,常常有一位耐心的陪伴者——市特殊教育学校退休教师蔡芬儿,搀扶着她行走,细心地提醒路上障碍物。“我们俩常常一起表演,我唱歌,她打手语。生活里,她对我也特别照顾。”记者采访时,邓美珍握了握蔡芬儿的手,感谢她平日里的关怀。
音乐,是邓美珍生活中的一束光。入团后,她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热爱。“有一股力量在激励着我,让我成为乐观向上的人。”邓美珍说。
艺术团成员年龄都不小,作为本该被孝敬的对象,他们却还用心关爱更年长的老人。每年春节前,艺术团都会走进养老院,把精彩的演出送到老人身边。除此之外,他们还自费为老人购买饼干、糕点,为老人的生活带来“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