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化记者站 张凌波 张冰倩
“这个公园建得好哇,里面各种雕塑和宣传栏展现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和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党史知识。”9月3日,党员张清鹏走在位于宁化县曹坊镇的宁化红军长征最远出发地公园里,感慨地说。
宁化红军长征最远出发地公园自今年年初建成后,不仅成了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的红色熔炉,也成了老百姓的网红打卡点。
近年来,曹坊镇党委定目标,抓规划,带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村企合作,做大做强辣椒、淮山等农特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集“红古绿”三色为一体的示范带,敲开乡村振兴之门。
“党建+红色”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醒目的宣传标语、色彩明快的墙绘、主题鲜明的革命雕塑……走进曹坊,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依托西南五乡农民武装暴动旧址、宁化第一党支部旧址、徐赤生故居、下曹古民居建筑群、伊秉绶文化公园等,曹坊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农村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通过重点对红一军团军需仓库旧址、红一军团驻地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司令部旧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宿营地旧址、红九军团后方机关驻地旧址等进行修缮保护,培养本土讲解员,建立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同时,进一步传承草席制作技艺,推广将军肉糕、芋子包、淮山饼等本地小吃,不断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一系列做法让曹坊知名度不断提高。
“党建+古色”
绘就乡村新图景
下曹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末年,明清时期曾繁盛一时,村中登记在册的古民居有51座,是中国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2019年,下曹村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曹坊镇以古建筑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打造集生态文明展示、红色基因传承、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古村旅游区,通过合同托管的方式,修缮古民居、古驿道,改造农房外立面,完善绿化,恢复传统村落固有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这是曹坊镇党委及党员干部一直深入探讨的问题。为让古村落持续焕发新活力,曹坊镇将党建融入古村建设,探索打造“党建+”引领模式,将党建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从布局、设计、施工到验收,将党建与古色融合到一体,打造党史教育学习现场点,邀请省、市、县党员干部来此开展党日活动,提升下曹红军礼堂用餐接待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客流量,促进村财增收,将“党建红”扮靓绿美乡村。
“党建+绿色”
提升集体经济“成色”
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是关键。眼下正是辣椒采摘季,曹坊镇石牛村随处可见“辣椒”的火红身影。辣椒培育示范园、辣椒记忆长廊、前店后坊式创意工坊——福酱坊……辣椒产业让村民生活愈加红火。
曹坊镇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在乡村振兴契机下,立足生态优势,深挖“绿色”资源,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打造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本土优势农业产业。全力培育“三星”山药、“王中王”辣椒翠椒一号到六号、“友源”无花果等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引进市级非遗——湿籽花生制作技艺,新建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
按照“一村一品、多业并举”思路,曹坊镇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将“红色”能量引领“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实施“带头人”“强队伍”“强基础”,夯实农村党建基础,将乡村旅游与特色文化、红色旅游、文物古迹串点连线,激活乡村发展“生态绿”,以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乡风文明建设等助推乡村振兴,走上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