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凤清
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1月13日,第三届“中国绿都 乐购三明”直播节暨首届网络主播大赛决赛在城发广场拉开帷幕。和往年不同,这场举办了3届的直播赛事,开始推出“政府+企业+社会”一体、“线上+线下”联动的直播带货赛制,并喊出了“以带货实绩论英雄”的口号。
从绿水青山到美景好物,从风土人情到历史底蕴,在这场持续6个月的赛程中,全市334支战队在各自的直播间和带货平台上,组成对三明全景式的宣传推介。
据不完全统计,直播电商助推销售帮扶工作以来,仅2022年,三明市直播业态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总额5.38亿元、比增10.8%。带动种植养殖、电商企业、物流快递等上下游7000余人就业,从业群众年均收入3.5万元。
一串串数字,构成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级级阶梯。而直播带货为乡村发展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限于直播间里橱窗展示的产品和货架上数字的变化,更在于背后深层次的影响。
“这糖水,好喝!”直播节现场,大田馆里蒸腾的热气,吸引了躲雨的客人。人们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刚刚熬煮的红糖水,品了品,连连赞叹。另一边的直播间里,雪蔗和红糖同样受到欢迎。“我们合作社目前种植雪蔗2000多亩,产品主要以生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雪蔗红糖为主。”卖红糖的老板名叫林进城,大田建设镇人。由于当地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出产的雪蔗茎粗皮薄、汁多酥软、清甜爽口,纤维含量低,被省消费者委员会定为“绿色消费推荐产品”。
林进城说,自家祖父辈都是蔗农。但是和老一辈蔗农不同,戴着眼镜的林进城不只是埋头种地,他关心的问题特别多: 甘蔗裂皮影响美观和口感,有没有办法改进?这么好吃的产品除了拉到镇上去卖,还能不能走远一些?除了直接卖甘蔗,还能做些什么文章?
面前的展台呈现着这个新一代蔗农思考和努力的成果,上面摆满了自家琳琅满目的甘蔗相关产品:生鲜包装蔗两段一截,真空包装,让人瞧着稀奇;各种各样礼品包装、量贩包装的红糖整齐排列,就着一旁锅里红糖水熬煮出来的香甜味儿,让人忍不住驻足。
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长期技术帮扶下,林进城和蔗农们不仅开始种植优化选育的“山保”雪蔗,还在农产品粗深加工和副产品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产品不管是铺货进入沿海城市的大型商超,还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我们都要更加细致地考虑顾客需求,从产品包装、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越来越多像林进城这样的新农人,通过电商平台清晰的交易数据,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也就具备了更加精准应对市场的能力,并最终反哺到农业生产之中。
把制作工艺搬到直播节现场,一台用脚架支着的手机,成了“米糕娘子”陈文青卖米糕的新农具。
在汤泉村,几乎家家户户以前都做过米糕。当地人除了自家食用和招待客人外,也作为节日的礼品转赠给亲戚朋友。后来,这款美其名曰“层层高”或“带路哥”的美食,逐渐成了当地人娶亲送礼都离不开的糕点。
陈文青丈夫饶奋乾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在村里开米糕铺。到了饶奋乾这代,那个以前只在中秋节开工的铺子,不仅一年到头生产没有停过,而且销售的区域也越跑越远,北京、上海、广州……随着陈文青“米糕娘子”的名号在网络上响起来,网络购买成为他们家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一根网线,连通城乡,流量变成“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事。随着电商销售的发展,分散的小农户开始更有效率地对接上大市场,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也更加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正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乡村振兴的潜能正在不断地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