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 文/图
种菜养鱼、进厂实践、制作豆腐……开学以来,宁化县名远小学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寓教于乐,让学生爱学习、爱劳动,劳有所得。学校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每月表彰劳动之星。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名远小学推行“五育并举”教育改革的一张亮丽名片。
种菜养鱼 校园农场四季常青
名远小学地处宁化县东部新区,属城乡接合部,现有学生900多名。近年来,学校遵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推出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劳动教育课程化、日常化、多元化。
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园东侧开辟300多平方米地,建成太阳花农场,供学生种植蔬菜、瓜果、葱蒜等农作物,挖池养鱼、养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每个班级都有一本记录本,学生轮流登记观察跟踪纪录,总结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管理经验。
各班级每周一节以上劳动教育必修课,将劳动教育与道法、语文、数学、科学等课堂相融合,实现全科育人。“劳动教育要回归自然,学生从中增强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动脑和动手能力。学校以农场里的菜和鱼当奖品,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校长巫升根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也在学习中生活。
学生的劳动热情很高。每次种植前,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与种植有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学生了解所种蔬菜的特征及种植方法。学校定期邀请劳动经验丰富的家长进校,指导学生耕种。“春播夏长,秋收冬种,根据时令种植,菜园四季常青。”负责农场的吴沁老师认为,让学生认识自然,掌握劳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依托“开心农场”,名远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打扫卫生等公益劳动,引导高年级学生记录成长足迹,定期展示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寓教于劳
进工厂体验劳动
宁化斯韦特包袋有限公司毗邻名远小学,近年来,名远小学和宁化斯韦特包袋有限公司开展劳动实践共建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工厂参加劳动实践。
2022年9月,宁化斯韦特包袋有限公司劳动实践车间正式落户名远小学。该公司定期派出技术员进校,指导学生参加编写纸箱箱号、体验笔袋机印片撕膜、安装吊牌等工序。“工厂定期将原材料送进学校,指导学生体验简单工序的操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动手能力。”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王盛志坦言,校内开设劳动实践车间,便于学生体验工厂劳动模式,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劳动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分年级制定劳动清单,精准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并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家长的辛劳。“笔袋机印片撕膜虽然不难,但是双手要灵活,要掌握技巧,才能撕得又快又好。”四年级学生谢国音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进厂打工,他更加懂得了父母工作的不易。
此外,学校开展“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题的“小学生科技、手工制作”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对科学知识、劳动创造的学习热情。
学习技艺
非遗文化进校园
游浆豆腐是闽西北宁化、邵武、泰宁、建宁等县的地方传统豆制品之一,其主要工艺特点为点浆不用盐卤、不加石膏,而是用木瓢盛满隔夜老浆水和本地山泉水,浮在豆浆上慢慢游动而制成,故名游浆豆腐。名远小学将“太阳花游浆豆腐坊”打造成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设游浆豆腐社团,从中体验制作技艺。
巫升才今年60岁,有着40多年制作游浆豆腐的经验。2022年9月,学校从游浆豆腐社团中选出8名中高年级学生,成立游浆豆腐制作兴趣小组。在老艺人巫升才的指导下,8名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游浆豆腐的制作技艺,甘当同学们进场实践时的小老师。
如今,全校500多名学生先后进场体验了游浆豆腐的制作技艺。“三人一组,分好工后,同学之间要动作协调。”四年级毛智轩同学认为,用石磨磨豆子虽然辛苦,但很有趣,大家每次都能开心地吃上自己制作的豆浆和豆腐。
近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劳动教育项目,名远小学学生逐渐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树立起劳动最光荣的理念。2022年,学校参加县教育局主办的“六个一”综合素质大赛,获评“优良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