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0日傍晚时分,沙县区凤岗街道西山路的经营户推着餐车来到各自的摊位前,进行开张前的准备工作。摆放餐车、整理工具、准备食材……商贩们都在抓紧忙碌着。
随着周边学校放学和下班时间临近,汇聚在这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烧麦、凉面、灯盏糕、酱香饼……琳琅满目的美食小吃,吸引着过往路人。
“有固定的地方做生意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打游击式’摆摊,真是太好了。”经营炸串的王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40多岁的王女士原来一直摆小摊做生意,因为没有固定摊点,每次摆摊时她都提心吊胆,也被城市管理队员规劝过好几次。
前段时间,区城管局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市民消费习惯及城市管理要求,将这块区域划为便民疏导点,引导商户在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消防安全、不扰民的情况下入驻经营。王女士成为首批进驻的摊主。“现在这样规范多了,摊位固定下来,生意也会更好,大家做得更有干劲了。”王女士说。
摊点变身“打卡点”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大量管理精力的投入。
今年以来,沙县区城市管理局按照“疏堵结合、科学管理、规范经营”的原则,在总结一期便民疏导点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步行街、金陵路、西园市场、六中及一中分校等区域设置二期便民疏导点,合理施划摊位,明确经营范围和时间,推动“地摊经济”和“夜经济”繁荣,打造一条别样的城市风景线。
为助力城市“烟火气”升温,区城市管理局坚持服务为先,探索柔性执法,每日对疏导点检查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对安置的流动摊贩实施统一经营地点、统一摊亭式样、统一制作信息登记卡、统一悬挂健康证、统一垃圾容器的规范管理,按时对疏导点进行清扫,督促商贩、摊主及时清理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保障经营有序、环境整洁,让城市管理既有温度又有成效。
(本报沙县记者站 许 琰 黄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