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凡
清流县余朋乡东坑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山村,以“一坑九书院”闻名遐迩。南宋末年,陈氏在此开基,明清之际全村设立9个书院,书声传扬不绝,这里出过1名进士、6名举人和14 名贡生,任知县以上官员8 人,最高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兴学重教的传统使交通不便、山高水冷的小村落人才辈出,影响至今。悠悠文脉,薪火相传,“一坑九书院”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书院文化何以复兴?其价值何在?
书院文化的复兴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征途中,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对经济基础建设和人民精神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书院文化复兴的机遇。
中国古代书院起源于唐代,宋代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形成庞大的书院群体,成为古人读书、讲学、做学问之地,不仅具有编书、藏书、教书、印书、祭书、写书等显性功能,还有许多潜在的政治、哲学、教育甚至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民俗民风的培植以及思维习惯与伦常观念的养成都起到推动作用,对中华文明的传播曾经作出重要贡献。1901年,书院被清政府“上谕”宣布改制为学堂,大大小小的书院都被改为各类学堂,然而时代变迁并未真正终结书院文化发展的历史。历经几十年低谷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重回世人的视野,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一些著名书院带头行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先行者,各地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书院文化得以复兴。
书院文化的复兴状况
近年来,书院文化受到重视、走向复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修复。一些学术机构和社区组织保护和修复古老书院建筑,将其中的文献进行整理和重现,使之成为重要的文化景点和教育资源。
2.传统教育理念与传统价值观延续。许多书院被重新定位为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一些书院成为培养学生品格和修身养性的场所,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书院教育注重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和学术研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展览、培训等活动,书院成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窗口、学术研讨交流场所,成为令人向往的人文高地。
4.创新与现代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教育形态,书院在文化复兴中积极创新和融合现代要素,大胆尝试,彰显传播思想、笃学求真、论辩争鸣等文化功能,发挥静水流深的影响。许多书院或作为教育基地、游学营地,或充当学术论坛、研究中心,成为地域文化中心。
5.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书院文化跨越国界得到传播和推广,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书院文化的时代价值
古代书院是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机构。特别在教书育人方面,书院独树一帜,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官学的特点。
古代书院不仅从事文化传播,同时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创新是通过不断更新的学术思潮体现出来的,而这往往和私学教育密切联系。宋以后,书院成为主要私学机构,成为各种新兴学术思潮的研讨基地。清代清流东坑的龙吟静室经常开展讲教活动,乡贤名士常来聚会,谈古论今、赋诗作画,使东坑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今天书院文化也应该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功能,结合时代需要,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书院文化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这种传统价值回归的思潮在现代社会同样有需求。书院历经千余年发展,累积了对文化传承、教育、艺术、哲学、社会礼仪等多方面的认知,是精神蕴蓄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价值。向平民开放,乡村书院化民成俗、教化大众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历久弥新。东坑的黄冈书院、桂园书室致力于家族教育、资助族人读书,至今仍有很深的文化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东坑村有20余人考上厦大、南开等重点大学,平均每年有10余人考上本科大学,与村里兴学重教的传统有很大关系。通过书院的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文”化“人”、以“道”正“人”,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文化之根,增强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脉不绝,这正是中国书院的精神与价值之所在。
现代书院并非复制古代书院的模式,书院文化要在传承中创新。教学是传统书院最核心的功能,今天尽管很多书院也开展文化教学活动,但它不是现代教育的主渠道,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古代书院教育规模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朝夕相处研究学问、研讨学术,取得了不少成果。当下教育改革,可以从中反思并汲取经验。现在,许多书院将古代经典知识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摸索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传承之路,面向更多的受众,启迪民智、回归教育本质,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振兴,其示范效果是明显的。
在复兴书院文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传承书院文化形式、借鉴书院的社会化教育方式、发挥书院文化功能,找寻古今书院的契合点,进行实践探索。当然,现代书院尚处在探索期,与古代书院的地位、作用、功能相比,尚未定型。中国书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战略、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已经修缮开放起来的书院,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和功能。通过地方政府、公益性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群众等力量共同参与,探索多种途径,将书院打造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基地,助推乡村振兴、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