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中国人腌制鸭蛋的历史很长,早在南北朝的《齐民要术》里就提到腌制咸鸭蛋的方法:“取杬木皮,洗净细茎,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以杬木皮和盐调汁,只需要浸泡一个月,咸鸭蛋便能出坛食用。
高邮鸭蛋是南方鸭蛋中的典型代表,当然也并不只有高邮才有出名的咸鸭蛋。比如明朝的《吴兴备志》就提到,唐朝时湖州岁贡“单黄杬子一千三百五十颗,重黄杬子一千三百颗”,那时候的湖州咸鸭蛋可是贡品,而且不仅有单黄蛋,还有双黄蛋。祖籍浙江的金庸先生对故乡的咸蛋记忆深刻,在《神雕英雄传》的第一回里,郭啸天带着说书的张十五来到临安东郊牛家村的小酒店里饮酒,桌上便摆着三个切开的咸蛋。
人们爱吃的皮蛋也是由鸭蛋制作而成的。相传皮蛋出现在明代,最早记载皮蛋起源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益阳县志》:“皮蛋业,此为邑人独擅长乾,湖鸭所产之蛋既多,制成皮蛋销路甚广,东门外贺家桥以此为业者数十家。”说明当时益阳皮蛋产业兴旺,出现了专业的皮蛋作坊。
在比嘉靖年间稍早些的明朝弘治、正德年间,有一位叫作宋诩的美食家,他与其子所编的《竹屿山房杂部》里,第一次辑录了皮蛋的制作方子,但里头的皮蛋不叫“皮蛋”,而叫“混沌子”。具体制作方式如下:“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盐水调入,锅烹一沸,俟温,苴于卵上,五、七日,黄白混为一处。”这是业界认为的皮蛋最早的制作方法。
除了腌蛋和皮蛋,清朝还出现了“糟蛋”。这是一种将鸭蛋放置于米糟酒中腌制而成的美味。浙江平湖、河南陕州和四川宜宾的糟蛋都非常有名。
除了对鸭蛋进行深加工的吃法,鸭蛋也有其他一些相对简单的吃法。《齐民要术》里就有“鸡鸭子饼”,就是鸡蛋饼或者鸭蛋饼,具体做法是将鸡蛋或鸭蛋打破在小碗里,加点盐,然后在油锅里煎成约二分厚饼状,就像现在的煎蛋。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有一种“金银卷煎饼”的点心,其做法是拿适量鸭蛋或鸡蛋,用水和豆粉调和,摊作煎饼之后包了馅,最后再煎一道才上桌。
鸭蛋本身也是能当作馅料。《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还有一道“蟹黄兜子”,是以蟹肉和猪肉调和各种佐料做馅的点心,在馅的佐料当中便有用香油炒碎的鸭蛋五个,这些馅料调和完成后都以粉皮折成兜子,上笼蒸熟食用,和现在的小笼包或蒸馄饨有些类似。
鸭蛋可不仅是民间味道的代表,即使是“居庙堂之高”的封建统治者也是吃鸭蛋的。鸭蛋是古代的“荐新”之物,即以时鲜的食品进行祭祀。《明会典》里记载明代正月里的“荐新”清单里有鸡蛋260个,鸭蛋240个。《清史稿》里记载,清代的正月荐新物品与明代略有不同,但鸭蛋依然位列其中。
关于鸭蛋,明朝的冯梦龙在《古今笑史》里记载了个段子,而且玩的还是“谐音梗”。话说浙江有个花提举,他和鄞县的学官是好朋友,后来花提举到鄞县担任佥事提举,见了学官朋友,于是便开玩笑出了个对子:“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当时的人将学官称为“先生”,学官一听就知这位提举在笑话自己,便应声道:“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提举),驴儿蹄举(提举)?”
清末民初的《燕市货声》一书,辑录了一些晚清的北京市井叫卖语,里面有一句:“卖大鸭蛋咧!”可见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多爱吃鸭蛋。
显然,用鸭蛋去形容一个人,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但作为一种食物,鸭蛋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