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3年08月06日

和美乡村景色新 “绿变产业”天地宽

——绿水青山间的建宁故事

建宁城区(熊海栋 摄)

●本报建宁记者站 饶丽英

盛夏时节,漫步建宁,万物竞秀,硕果累累,粮丰景美……建宁县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的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近年来,建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将“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价值”,对绿水青山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美丽乡村+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激发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从“小打小闹”到

“大产大销”,唱响

“建宁五子”丰收曲

7月27日,走进溪口镇枫元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稻浪翻涌,农户正驾驶收割机收割早制稻种。

一粒小种子的“成长”,要从40多年前说起。

建宁境内丘陵起伏,山垄田多,时空隔离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拥有天然的制种优势。一粒好种子的诞生,除了天时地利,更关键在于人和。

从1976年到1980年,建宁派出上千人到海南学习制种技术,学成归来后,也面临许多困难。当时还没有促使种子发穗的药物,他们只能用手一株株、一粒粒地拨穗,在不断试错与经验总结中,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在建宁实现了本土化。

此后,一批制种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86年,建宁被确定为福建省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基地县。为进一步规范种子行业市场,建宁成立了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协会,建立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促进建宁稻种香飘万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建宁建成了24万亩高标准农田,农机开到田间地头,种子实现自动烘干。2022年,制种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率达82.5%。

“像我们这么大年纪,没有机械化哪敢种这么多。”枫元村64岁的制种户葛胜利憧憬着今年的收成,预计除去成本还有10万元利润。

40多年来,建宁制种面积从几口试验田,发展到15.7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以上,种子销往全国16个省(区、市)的水稻产区,还出口到国外,稳稳地撑起了“中国饭碗”的底盘。

千年建莲,也在发展中迎来新生。

一棵莲,从莲子、莲芯,到莲叶、莲藕等,在文鑫莲业、半亩方塘等企业车间,摇身一变,成了莲子蛋白粉、莲藕粉、莲芯雪、莲子露、荷叶凉茶等产品。

依托5万亩建莲的优良品质,建宁持续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生态旅游,做实一二三产融合文章,建莲产业实现“三级跳”。

眼下,建宁12万亩的玉梨、锦绣黄桃甜蜜上市,原生态的农产品依托优质快递供应链,搭乘互联网“快车”,飞向全国各地。

近年来,建宁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建宁五子”区域公用品牌,全力做大莲子、种子、梨子、桃子、无患子等“建宁五子”特色产业体系,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创建各级示范农民合作社99家、示范家庭农场81家,“建宁五子”全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以上。

从“脏乱差”到

“清净美”,描绘

“诗画乡村”新画卷

靓丽的民房,花化的庭院,特色的笋榨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走进溪源乡楚尾村,不少村民在广场周边带娃嬉戏。

“以前这边都是石头和杂草,还有一些杂乱的附属房,现在整治好了,整个村都越来越美了。”村民黄艳见证了村庄环境的蝶变过程。

今年以来,溪源乡把楚尾村列为乡村风貌管控提升3.0版建设点,通过村民代表会、近邻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掀起党员当先锋、群众挑大梁的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一时间,废墟杂草变成了有凉亭、有健身器材,绿化优美的小公园;穿村而过的河道变成了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的景观长廊……

“3月以来,我们拆除附属房96栋,改造新房103栋,打造出了宅间古道、古树园等景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楚尾村党支部书记聂建东说,环境变化还带来了更和谐的民风,更团结的民心。

如楚尾村这般美丽的乡村,星星点点散落在建宁的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诗画乡村”画卷。

近年来,建宁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先后开展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提升“百日攻坚”、美丽建宁“三清双提”行动,出台《建宁县2022-2024年交通路网“白改黑”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1年以来,推动乡村建筑风貌从1.0版到2.0版再到3.0版,全县92个行政村已有41个开展2.0版以上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提升,完成农房整治5000余栋,拆除破旧附属房2700余栋。同时,完成乡镇集镇道路、乡村道路“白改黑”50余公里。2023年,有14个村庄列入3.0版改造范围,乡村风貌还在不断刷新“颜值”。

实干争先,交出亮眼成绩单。建宁县获评2022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综合绩效优异县、全省村庄清洁行动成效突出县、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2022年、2023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从“卖产品”到

“卖风景”,做好

“美丽经济”大文章

“我们每年夏天都会来这边住几天,风景很好,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 7月28日,在溪口镇枧头村春花农场,来自厦门的陈宇带着一家人正在果园采摘梨子。

春花农场“出圈”的背后,有一段成长史:2013年,农场主陈春花返乡接手父亲的果园,起初单靠果园卖梨,收入单一。

春赏桃红梨白,夏品瓜果飘香。建宁农业资源丰富,乡村生态环境好,吸引很多人来赏花摘果,但大多逛一逛就走了,停留时间很短。

于是,陈春花发现机遇,将发展思路从“卖产品”向“卖风景”转变,她在果园里开了厨房、建了民宿、还养了孔雀种了菜,游客慢慢从“过客”变成了“过夜客”。

雨后的濉溪镇高峰村,远处山间云雾缭绕,山下一池池新荷,迎来远方的游客……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山村,已找不到贫穷落后的痕迹。

上世纪80年代初,高峰村民从高山上陆续搬到山下生活,由于全村处于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砍,村民很难讨生活,但村里有着良好植被、清澈水质和交通优势。

转变思路方向明。“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旅游运营公司,发展漂流、赏荷戏水等乡村旅游项目。”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说,村民可以做护漂员等服务工作,以“股东+员工”双重身份获得收益分红。目前,全村已发展民宿15家,农家乐和农家超市9家。

金铙山、渔人码头、香溪花谷、谢马苏梯田莲海、畲族器村……青山绿水间,建宁提笔落墨,掘金“美丽经济”,做旺旅游人气,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四季有花,全年有景。近年来,建宁稳步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建设,实施了“三之·五子”生态文化园、郊野垂钓基地等文旅康养项目,连续举办“5·20新文旅”“为荷而来”等系列活动,率先出台民宿管理、民宿奖补政策,实施“百宿计划”,打造荷悦山庄等精品民宿20家,带动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8-06 ——绿水青山间的建宁故事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40675.html 1 和美乡村景色新 “绿变产业”天地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