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闽学文化资源,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浓厚地方人文气息的精品闽学文化示范村,推进和提高闽学文化的普及和影响,提升三明市文化综合实力。近年来,全市在推进“闽学村”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22年11月启动“闽学村”申报工作,至2023年6月,“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等16个村被确定为全市首批“闽学村”。
一、 推进“闽学村”建设意义
三明是“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朱熹的出生地、成长地、生活地,是“闽学四贤”学习、讲学、研究、著述的主要区域,是闽学发祥地和闽学传播发展的核心区域,全市境内留下了大量的闽学文化历史遗存。推进“闽学村”建设,对于展示三明闽学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闽学传承。全市“闽学村”的建设,突出“有渊源”,即历史上和闽学人物、事件有关联的村落。“有遗存”,即村落有故居、书院、祠堂等物质,又有文章、碑刻、题匾等非物质。“有渊源”和“有遗存”突显了闽学的特征,通过“闽学村”的建设,使闽学文化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和实物得到挖掘和传承。
2.有利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闽学村”的建设,突出闽学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浓郁的“闽学村”特色的乡村文化,充实和扩展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益于培育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提升了良好的村民精神风貌,使“闽学村”焕发乡村文明气象,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3.有利于旅游开发。通过“闽学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闽学文化爱好者慕名而至,思古怀人,抚今追昔。作为首批确定的“闽学村”, 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根据“三坊一道十八景,水秀山清闽学村”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中华闽学第一村”,以“十里闽学静修步道”为载体,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闽学文化氛围。近年来,每年吸引游客上万人。
二、存在问题
1.建设发展不平衡。闽学文化资源虽然遍及全市境内,但是,各地重视程度不同,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市确定的首批十六个“闽学村”,尤溪三个,三元、将乐和明溪各两个,其他县(市、区)各一个。尤溪县高度重视“闽学村”的建设,将“闽学村”建设融入全县建设朱子文化城的目标之中,“闽学村”建设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2.物化展示不足。塑像、故居、书院、书法等物化展示是闽学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对于打造“闽学村”,以及宣传普及和提高影响力极其重要。除了尤溪县以朱子文化为核心,保存、修复和建设物化东西较多外,其他地方受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人员偏少的影响,物化展示相对比较少,即便是市区所在的村也仅有广场和长廊。
3.遗存保护投入不够。由于全市财力薄弱,建设队伍人才缺乏,闽学文化遗存保护投入严重不足,更遑论开发和利用。从全市确定的首批十六个“闽学村”建设来看,仅有个别二三个村落有财力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修缮维护外,更多的村落仅停留在看护或简易修复。由于闽学人才的不足,也影响了遗存的发现和保护。
三、对策与思路
着力打造“闽学村”,进一步推进“闽学村”建设发展,构建闽学文化传承体系,对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地域文化发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三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1.进一步加强遗存保护。在全市乡村开展闽学主要人物遗存调查,对相关遗存进行甄别鉴定,并提出保护方案和保护层次。多方筹措资金,解决资金匮乏问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修缮保护。同时,加强闽学古籍文献的保护,进一步挖掘乡村闽学遗迹。在现有条件比较成熟的“闽学村”中,对遗存进一步开发拓展,使“闽学村”得以巩固、提升和光大。
2.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在有一定基础的乡村,尤其是条件较好的“闽学村”,建设闽学物化展示载体,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改造建设一批蕴含闽学文化的建筑、景观、标识。进一步支持明溪县“闽学村”龙湖村紫云书院建设,复建一批闽学名人故居和遗迹;提升沙县区“闽学村”大洲村罗从彦纪念馆品质;谋划清流县“闽学村”东坑村东坑书院文化提升改造工程;将乐县“闽学村”蛟湖村打造杨时文化胜地等。同时,对闽学代表人物,开展专题讲座,制作普及短片,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
3.进一步加强交流融合。畅通交流渠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打破按行政区划分割闽学文化资源,加强与南平等有关设区市协作,相互学习和借鉴乡村闽学文化研究与保护。突出“闽学村”主题,结合历史文化名村、生态景区,推出闽学文化旅游线路。同时,以“闽学村”中的实物和轶事为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将闽学文化融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