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梦婷/文 吴博宏/图
买洗发水推荐沐浴露、买牙膏推荐牙刷、买隐形眼镜推荐眼药水……在电商平台新推出的“顺手买一件”功能中,消费者的日常结算页面中多出了一栏搭售商品,只需一键勾选就能超低价顺手买下。
而看似便捷实惠的背后,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不少消费者表示,可获取商品信息受限的“顺手买一件”就像开盲盒。
部分“优惠价”存猫腻
价格优惠,是“顺手买一件”商品的共同特点,也是它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不同订单推荐不同品类商品,或是根据订单属性推荐关联商品,或是利用大数据推算迎合消费者近期喜好。面对这一人性化服务,有消费者认为顺手购买的商品确实比单独购买更加划算,也有消费者认为并未享受到实际优惠,是一种新型“促销陷阱”。
“原价39.9元的收纳箱,优惠后的价格只要12.9元,看起来真的很划算。”不久前,市民吴雅惠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置物柜时,看到“顺手买1件”一栏推荐了一款收纳箱,刚搬新家,她正巧需要这件东西收纳琐碎杂物,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并下单,本以为捡到便宜,下单不久她却后悔了。“购买的时候看不到顺手买的商品具体在售价格及店铺优惠活动,等买完才发现,这款收纳箱在原本店铺的优惠价是14.9元,加上电商平台的跨店满减活动,实际价格比我购买时的12.9元还要低2元左右。”这一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让她在后续网购中对“顺手买一件”避之不及。
“由于商品价格普遍较低,大多在10元左右,有时一不留神选择购买了也不会在意。”网购爱好者孙女士在多次“顺手买一件”后渐渐发觉,“现在有些商品已经不标注原价了,而是只显示顺手价,但其实这些商品中有不少与其他购物界面价格相差无几。”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在电商平台进行了实测,随机选择一款零食下单,结算页面的“顺手买1件”推荐了一款原价14元、顺手价5.9元的“风味炒米”,商品规格为10包,平均售价为0.59元/包。记者对商品名称进行搜索后发现,这款零食在售规格为36包的售价仅为9.9元,平均售价为0.275元/包,价格不到“顺手买一件”的一半,所谓的“优惠”不过是商家吸引眼球的“套路”。
商品质量良莠不齐
在“顺手买一件”中,消费者在下单前通常只能查看基础商品详情页,无法全面了解商品情况、店铺名称、商品评价等要素,也无法与商品客服进行售前咨询,这一机制导致不少消费者在付款后遇到虚假发货、货不对板、商品质量差等问题。
10月2日,市民赵景彤在购买一件秋冬外套时,被“顺手买1件”推荐了一款手链,页面显示这款手链原价68元,顺手价只要15元,在粗略看完商品介绍后,她便火速下了单,但收到货后却发现,这款手链不仅尺寸不合适,而且做工质量极差,和商品介绍页面中的图片完全不符。周女士说,平常在网上购买商品前都会先看看其他买家的评价,但“顺手买1件”页面并未展示买家评价,导致她无法直观获取商品使用感受。
在各大社交平台,不少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在“顺手买一件”上吃的亏:下单购买时商品数量显示为6件,实际收货却只有3件,找商家协商解决,却得不到正面反馈;下单后才发现所购商品为预售款,到了约定发货时间虽然显示快件正在揽收中,但一周过去了,物流状态依旧没有变化;顺手购买了某品牌防晒霜,收到货后才发现是一款高仿“三无”产品……商品质量、服务“掉链子”,似乎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对于“顺手买一件”的共识。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电商从业者罗先生告诉记者,商家参与“顺手买一件”的商品多为刚上市的新品、亟须清理的库存尾货、主打产品的小样等,主要目的是以低价引流带动整体销量,由于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获取详细商品信息,便有一些商家在商品头图、标题等位置设计吸引眼球的内容,无形中误导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消费者权益受损
“质量太差”“不值这个价格”“实物与图片不符”……在上架“顺手买一件”的商品中,消费者质疑的声音屡屡出现在用户评价里。虽然订单金额不大,但面对“不公平”的交易,依然有消费者选择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今年9月,市民季女士在“顺手买一件”买了一顶9.9元的帽子,虽然商品物流显示已签收,但季女士却没有收到货。当她打开手机APP,想要向商家咨询情况时,意外发现这家店铺已经关闭,她立即申请平台客服介入,提交相关证据截图,成功退回了9.9元。“虽然金额不大,但我也不能吃‘哑巴亏’。”季女士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所售商品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等情况。而消费者在“顺手买一件”的消费过程中,无法对商品材质、评论、规格等进行具体比较和了解,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已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部分“顺手买一件”商家通过虚标高价后再进行“大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误以为享受到了有力折扣,但实际上,不少顺手商品的定价高于直接购买价。这类虚标价格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如在购买过程中遇到此类情况,可通过申请平台客服介入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要求对这种不合理的交易行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