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记者站 曾 程 文/图
“国家级生态乡”——建宁县溪源乡,也是“明笋之乡”,全乡毛竹林总面积10万亩,占全县三分之一,人均拥有13亩竹山,年产值1.6亿元,是全县万亩丰产竹林特色产业基地,村里几乎每家农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笔直参天的毛竹。
这里的人爱竹,更依靠竹,毛竹滋养着这一方土地。作为我市竹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建宁县从创新发展模式入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起点发展竹加工业,探索出一条“以二促一带三”的发展模式,即重点发展竹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促进发展以竹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竹商品开发、品牌打造、规模提升上下功夫,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资源增量、产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多赢格局。
竹笋是餐桌上的美味,竹子可以制作成精美、实用的竹制品,竹粉可以培育竹荪……一根小小的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宝。
建宁县拥有林地面积2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笋竹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县竹林面积达37万亩,现有笋制品规上企业12家,竹加工规上企业10家,2023年笋竹产业产值达12.5亿元,其中笋制品市场份额约占全市三分之二。
味蕾跳起来
3月18日,走进建宁县味蕾跳动食品有限公司,崭新的厂房、精良的设备和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都让人感受到这家笋产品加工企业的活力。
清洗、切丝切片、日晒干燥、包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发往长沙的订单。“目前,公司每天生产两万包,包括脆笋、炭烤笋、烟笋等。”公司董事长黄善忠说,“再过十几天,公司就会更忙了,春笋开始挖,工人们就得加班了。”
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占地面积25308平方米,拥有标准厂房9700多平方米。依托科研院所雄厚的技术力量,公司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开发“味蕾跳动”等品牌系列笋制产品,产品产销率达96%,大大地提升了笋产品的附加值。
“去年底到今年正月初的时候,订单非常多,每天生产5万多包,工人们平均每人的工资都超过5000元,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附近的百姓增收。”黄善忠说。
受益的不仅仅是工人,还有很多笋农。家住素有“明笋之乡”溪源乡的黄友祥,承包了400多亩的竹林,仅仅卖笋,一年就可以挣20多万元。
“去年,我一共请了13个专业挖笋的村民,每人每天给他们450元,还包吃包住。”黄友祥说,自己还成立了翔飞家庭农场,邀请农民朋友帮自己挖笋,带领更多的笋农一起致富。
笋产品的发展前景如何?
黄善忠告诉记者,很多前一两年来南方打工的北方人和西部地区的人,把吃笋的习惯带回家乡,笋产品被全国各地的人接受,大家都爱吃笋,所以整个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
有前景,还得有创新。今年,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笋预制菜产品生产上,泡椒春笋、葱油春笋、酸菜春笋等产品已陆续上市,下一步还将研制更多新产品。“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同时继续加大厂房和设备的投入,把规模做大、做强。”黄善忠信心满满地说。
竹子用起来
一根小竹子,撑起一个产业链。连日来,在建宁县均口镇鹏程竹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锯竹、开片、捆扎、碳化、分类……工人们正制作一批竹板材,为南平一家竹制品公司提供半成品。
这家竹企年消耗毛竹3万吨,可生产竹板材6000立方米,年产值3500余万元,创利税300余万元。2020年以来,公司耗资336万元采购新设备,对厂房进行调整改造,产能进一步提升。
“我们有员工80多名,都是本地人,收入稳定。”公司负责人吴安洪介绍,从采购原材料、普通员工务工、竹产品运输,再到为竹制品成品公司提供半成品,公司作为关键一环,成功地串起了这个产业链。
作为建宁县今年以竹代塑的重点培育企业,鹏程竹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在濉溪镇斗埕的新厂房也已投入使用并开始生产了,目前主要是以制作挂衣架、浴缸架、刀叉架为主。”吴安洪说,“今年公司加大新厂房的投入力度,把重点由半成品向成品转移。”
“竹制品加工产业是绿色环保行业,以竹代塑也是发展的趋势。我们帮助鹏程竹业争取了40.9万元省级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补助,提升各类硬件设施。”建宁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郑振岳说。
政府重视,原材料丰富给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公司周边毛竹面积大,可从县内的均口、伊家、黄埠、客坊及邻县的宁化安远、明溪夏坊等乡镇采购。同时,将加工竹条刨削后的下脚料制作成环保碳棒,用于烧烤和取暖,不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带动林农增产增收,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竹产业发展。
“笋竹产业是我县林农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整合了全县的笋竹资源,成立笋竹产业协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合力推进笋竹产业发展。同时,抓紧建设笋竹产业展示馆、竹票开发研究、与第三方洽谈中长期笋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积极打造国家级笋制品精深加工示范园,打造独具建宁特色的笋竹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建宁县林业局负责人张宇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