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 睿 通讯员 黄黎明/文 吴博宏/图
“眼前总有小蚊子在飞,却怎么也抓不到,眼睛看到哪里,蚊子就飞到哪里,挥手赶也赶不走……”3月6日,市民陈先生到三明市第一医院眼科问诊。
接诊医生詹文芳仔细检查后,诊断其为“飞蚊症”。
什么是“飞蚊症”?
“飞蚊症”医学命名为玻璃体混浊,“飞蚊症”患者眼前会出现黑色或半透明漂浮物,这些漂浮物会随着眼球的活动不断移动,在明亮的环境下“飞蚊”的感觉则更为明显。
患者眼前的这个“飞蚊”,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三明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詹文芳介绍,“飞蚊”来自我们眼部的玻璃体,正常的玻璃体犹如鸡蛋的蛋清,是一种像果冻一样的透明胶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填充着我们的眼球,具有折射光线和固定、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玻璃体会衰老,玻璃体里面的透明质酸解聚水分析出,胶原纤维支架发生变性、浓缩、塌陷,玻璃体变成“溶胶状”,这一生理过程称为玻璃体液化,整个过程与果冻脱水类似,液化过程中玻璃体会形成点状混浊,视线透过混浊部分看出去就犹如“飞蚊”。
“因为玻璃体液化是自然老化的生理现象,所以‘飞蚊症’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詹文芳说。
但有趣的是,“飞蚊症”并不是人人都会出现的,只有混浊的玻璃体正好漂浮在视轴上的时候,才会看到“飞蚊”,而当混浊的玻璃体移动到视轴以外时,这种“飞蚊症”也就不治而愈了。
“飞蚊症”会导致失明吗?
“一情况下,‘飞蚊症’不会导致失明,但如果没有及时全面地检查眼底,则可能埋下严重的健康隐患。”詹文芳说。
“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眼前出现小飞虫、黑影飘动等,大多情况下是生理老化现象,如果不影响正常生活,一般无须特别干预,只需要做个眼底检查就好了。但如果眼前突然出现大量黑影、红色雾状漂浮物,或是眼前出现闪光感,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飞蚊症”的预警信号,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视野中整片黑影遮挡,并逐渐变大,很有可能是发生视网膜脱离且病情加重的表现。”詹文芳介绍,高度近视者的眼底情况较差,玻璃体液化、动荡牵拉,视网膜随着眼球变长越来越薄,稍有风吹草动便容易被牵拉出视网膜裂孔,液化的玻璃体进入神经上皮下后,导致视网膜脱离发生。
所以,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一旦出现“飞蚊”症状就应及时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或血管撕裂等因素导致的眼内出血。倘若发现有视网膜裂孔,应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封闭裂孔,降低视网膜裂孔进一步发生脱离的可能。情况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封闭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牵拉等方式来使视网膜复位,从而挽救视力。
“飞蚊症”如何治疗预防
“任何药物对于‘飞蚊症’来说都是无效的,这是其发病机理导致的。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是预防‘飞蚊症’的重要基础。”詹文芳介绍。
随着医学发展,激光消融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手段,可以干预和改善“飞蚊症”患者的视物体验。激光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能量光束打散大块的团状飞蚊,但此举仅能起到部分缓解症状的作用,效果也因人而异。玻璃体切除手术是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从而改善患者的视物遮挡感,但是手术是有创的操作,不得已情况下不建议手术治疗。
詹文芳提醒大家,对于生理性,以及因用眼过度、疲劳等引起的“飞蚊症”,一般不需要用药,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疲劳用眼即可。如果必须长时间用眼,记得每隔一小时休息5分钟至10分钟,闭目休息或眺望远方,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要过长,多进食含有碘的食物。
对病理性“飞蚊症”患者而言,要注意避免眼睛受到损伤,避免疲劳用眼,并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如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玻璃体液化较为明显的老年朋友和高度近视等眼疾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参与蹦极、拳击、玩过山车等震荡明显的刺激运动,也不要参与推举杠铃等需要屏气用力的激烈无氧运动,这些运动都可能造成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温柔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此外,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