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亦锋
明确文本特征 把握命题走向
近年来,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多以小说为主,但风格迥异,试题命制出现了反套路倾向,“随文而设”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趋势。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近5年来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和作者。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5年新课标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基本上是以小说这一文体作为命题的主要载体,作者都是我国现当代著名或知名的作家。
这类作品不仅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呈现,如鲁迅的《祝福》、茹志鹃的《百合花》、铁凝的《哦,香雪》等,而且也是选择性必修“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聚焦对象,如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冯至的《一个消逝的山村》、贾平凹的《秦腔》。而对这样的作品阅读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规定,“本任务群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包括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旨在大体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就是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研习的,其单元导语对研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即“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要根据各种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多角度、多层次探究作品的意蕴;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不论是语文课标,还是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有明确的要求,而高考试题的命制正是对课标的回应,只不过高考试题的选材“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近5年的文学类文本各具特色。2023年《给儿子》采用了一位老父亲絮叨、亲切的口吻写给儿子的忆旧小说,行文风格很像一封书信或一番谈话,打破了“纪实与虚构”的边界。 2022年《江上》选自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是一个内在向度的文本,全文围绕伍子胥的行止和内心而展开叙述,沟通历史与现实,兼具诗、思之美。2021年《石门阵》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而大量的人物对话,给考生的阅读理解制造了陌生的语境。2020年《建水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从空间的转换,展开对建水车站、城门、街道、胡同小巷和家庭院落的描写;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把建水置于历史文化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从而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2019年《理水》选自鲁迅的《故事新编》,“故事”与“新编”相融合,作者借大禹治水的故事来讽刺当时的现实,从而歌颂以禹为代表的中国脊梁的形象。
掌握试题特点
夯实解题技巧
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反“套题”倾向十分明显,因而“随文设题”是每一年试题命制的一大特色。但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总的题型并没有变化,即客观题2小题,计6分,主观题2小题,计10分。下面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给儿子》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第6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即侧重对儿子板桥之旅相关内容的理解,A项针对开篇第一段交代的内容,B项考查内容是儿子在渡船上的所见所闻,C项选取文中饶有趣味的“乡下的狗”进行设题,D项涉及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第7题考查“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即侧重对父与子在板桥的情感共通、精神融合这一层面的分析鉴赏,4个选项分别涉及历史背景、独立语段、心理状态、情绪张力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种新题型,考查的重点是对关键句子的分析理解,意在引导考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提高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随文设题”的特点,因为在往年的试题中没有出现过。第8题“‘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这一题是从段落层面着眼,考查考生对文中村居生活“劳动”活动的解读能力。题干中的“多重”,表明答案要点应不少于2点,而“身心感受”既有身体上的感受,也有心理上的感受,两者都要兼顾。这个段落文字不长,只有290字,但涉及到锤子、稻子、高粱等不少的农具和作物,内在的书写逻辑也很清晰,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考生只要理解了这个段落的内容,进而就可以更好地品味全文。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这也是一道新题,考查目标就是审美鉴赏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最高层级的能力要求。文学评论是在读后感的基础上从感性感受到理性分析的自觉提升,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就有安排“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当然,这道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短评,它只要围绕“关键词”,说明思路即可。这道题充分体现了“教”与“考”关联的特点,既能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又能引导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好统编教材,着力提高考生审美鉴赏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回归课本复习
提升迁移能力
教考关联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一大趋势,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指出:“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教考关联4个方面的内容,即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新增内容、基础知识、选篇课文。因此,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千万不能只顾“刷题”而忽视对课本的复习。当然,回归课本复习也有一些技巧。
一是学会从“试题”到“课本”的衔接。当下,考生接触大量的各种不同省市的模拟卷,因此在做完试题之后,要根据自己做题情况,相应回归课本中有关章节的内容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如,试题中涉及到小说“场景”的理解与分析,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哦,香雪》的“学习提示”中就有相关的内容。以此类推,就可以把试题与课本有机结合起来复习。
二是学会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课本中的许多基础知识都是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在复习课本时不是简单地浏览一遍,而要自己动手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第三题“阅读时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从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这个题目就涉及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描写艺术”“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简要点评”等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如果对某一方面知识有缺失,就应及时梳理,并在相应的模拟试题练习中加以运用,做到融会贯通。
三是强化高考真题和答案的“课本”意识。这里的“课本”意识,是指考生要把近年来高考真题和“参考答案”当作范本来对待,因为高考真题是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的命题专家命制的试题,其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规范性等方面都是标杆级的,远远超过各种类型的模拟卷。认真做好近5年的高考试题,可以有效提升考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参考答案”的纠正功能,强化得分意识,有效提高考试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能熟练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特点,适度回归课本,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加强文本的深度阅读,就能有效提高理解、分析、鉴赏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