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梁梦婷 文/图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将线上学习作为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主要途径,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许多规模大小不一的网络培训机构。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各机构纷纷推出的“0元学”课程。
这类号称无须花一分钱就能学到真本事,迅速实现财富增值的课程,学习效果是否真与宣传内容一致?所谓的“0元学”里暗藏着哪些套路?
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均为目标
“0元学配音”“0元学书法”“0元学设计”……在各大网络平台,类似的广告层出不穷,噱头十足的内容,让人不禁动了报名的心思。
“一套课程周期是7天,客服告诉我,只要学完了就能全面掌握编程理念和代码语法。”30岁的姜烨诚是一名金融工作者,今年4月,他通过短视频平台的“0元学”广告添加了一名机构客服,在客服的鼓动下,报名了一套名为“小白无痛学JAVA”的课程。
“我想着,既然上课不用花钱,尝试一下总是不会吃亏的。”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姜烨诚在体验过后才发现,课程中一些重要知识点是需要二次付费才能解锁的。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自己先后花费180元购买了多次额外讲解课程,但总体感觉作用不大。所谓“0元学”,在他看来,不过是机构引流的新套路。
事实上,随着老年网民数量的逐年递增,“0元学”广告的目标受众已不再局限于年轻网民,上网经验不足、渴望学习新事物的老年群体也成了主要目标。据最新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60岁以上网民约占15.6%。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不同于针对年轻人的课程,培训机构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了养生保健、乐器国画、投资理财等“0元学”课程。
“最近家里老人迷上了中医养生,在网上报名了一个中医知识免费学的线上直播课,这一学可不得了,买了一大堆中药包回来,说是可以强身健体,我们劝都劝不住。”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老年人“0元学”课程,给市民李晓芷带来了不少困扰。
从免费到付费,步步设套
原本只想不花钱学新技能,为何会在培训机构的诱导下完成了一笔笔付费订单?
“你一旦报名了课程,机构就会开始用他们的营销套路,慢慢吸引你上钩。”在“0元学”课程上先后花了数千元的黄远博深有体会。
今年年初,黄远博受周边同事影响,有了学习短视频剪辑的想法。“我看身边有人通过做短视频账号赚了不少外快,所以忍不住也想试试。”他回忆,当时在网上搜索了一家看起来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在客服的推荐下报名了“0元学短视频剪辑”的线上课程。
报名成功后,客服便将他拉入了学员群,群里共有200多名学员,聊天内容也十分活跃,作为新学员,他在“群友”的介绍下领取了“金牌讲师”一对一课程体验资格,“群友”告诉他,“金牌讲师”比免费课程的老师更靠谱,上手速度也更快,只要学几天就能剪出高流量短视频。
为了快速提升视频流量,体验过后的黄远博犹豫再三,还是咬牙交了1800元的课程升级费。“这个‘群友’在我入群没多久后便私加我,说是方便交流学习心得,我没多想就通过了,现在想想,大概率是培训机构找来的托。”而所谓的“金牌讲师”课程,也并未提升他的短视频账号流量。
感觉上当受骗的黄远博,便向培训机构提出退还剩余课程费用的诉求,但遭到了拒绝。机构客服表示,购课合同上已注明课程一旦开始即无法退款。面对这样的霸王条款,他倍感无奈。
黄远博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记者浏览多个社交平台,发现不少用户都分享了自己被“0元学”套路的经历。有网友结合自身经历表示:“当你想薅羊毛的时候,其实已经被纳入割韭菜的队伍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从选课到报名,谨慎下单
时下,网络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无孔不入的“0元学”广告,对于期望增加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和退休在家或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更是诱惑重重。
“我平常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也认为知识付费是合理的,但没想到付费买来的却是骗局。”回想起被“0元学”吸引的经历,王嘉琳表示,当时一心想抓住风口赚快钱,脑子一热就冲动消费了,完全没想到主讲老师是骗子,付钱后立马被移除群聊,课程链接也无法打开,客服电话更是一直打不通。
记者打开黑猫投诉平台搜索“0元学”,发现共有4000多条相关投诉:有宣称先交钱后退款,待消费者完成打卡任务后拒不退款的;有打着“0元学”旗号,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抵扣学费的;还有课程与宣传不符,消费者与商家产生交易纠纷的。
虽然投诉事由多种多样,但过程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是先以“0元学”作噱头,在短暂的“免费”之后就是动辄数千元的“精品课”“提高课”“实践课”等“高级课程”,引导学员打开腰包、掏钱消费。
馅饼变陷阱,财路成套路,如何识别这类骗局?消费者可在报名前多方查看培训机构的综合评价,确认机构的教育资质和课程质量,对在宣传中作出高收益保证等过度承诺的课程保持高度警惕。当遇到需要购买的情况时,应充分了解课程是否有合理的退费政策,以及退费条件和流程,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是否有额外收费项目及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