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6月07日

端午饰物

●钱续坤

首饰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有审美、身体装饰、图腾崇拜、巫术做法、地位象征、特殊纪念等。高春明在《中国服饰名物考》中说:“首饰还有一大功能,即用以应景,以适应时序节令的需要。”这类首饰称为应景首饰,一年中大多只用一次,每次佩戴时间也不长,制作的材料多是应时之物,随用随弃。端午时节就有不少这类佩饰。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香囊亦称“容臭”,俗称“香袋”“香包”“荷包”等,是一种装有香料的小囊,多以色彩鲜明的丝织物缝制。宋《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抟使如花形。”为了达到清香、驱虫、避瘟的目的,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它们都含较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舒筋顺气的作用。香囊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之上。三国魏朝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民间亦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系五彩线,是端午节的又一传统习俗。中国古代崇尚白、红、黑、黄、青(蓝)这五种颜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自汉代时就已流传到各地,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唐宋时,更有宫廷赏赐大臣此种节令佩饰之事:“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宋史·礼志十五》)苏东坡的《浣溪沙》词中也有所反映:“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佩饰艾虎,在旧时的端午节也很盛行。所谓艾虎,就是把艾草剪成虎形,用于佩戴发际或悬挂在门上,以达到驱恶避邪、保佑安宁的效果。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端午节戴艾虎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贴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云:“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除了佩饰艾虎以外,有的地方还佩戴“老虎头”,清顾禄《清嘉录》介绍:“编线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谓之老虎头。”有的还给孩子穿“老虎肚兜”,以红布绣黄虎,深得人们喜爱,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中描述:“乙威曾不露全身,一例牙须巧制新。咦作虎头痴亦好,管中窥豹又何人!”

由于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艾虎后来演绎成了钗头符(端午时妇女常用的一种饰物)。这种钗头符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荔枝等的。《清嘉录》解释:“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续钟珍诸状,漪人于虎,极精细,极小权贯为串。或有用钥丝金箔为之者,供妇女擂奥,又互相献奋,名曰‘健人’。”顾名思义,健人就是戴上此饰,可使人身体健康。头饰往往是妇女所制,其工艺之美,充分体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

健人在唐宋时又称豆娘,所佩之物以虫兽形状为主。不过关于“豆娘”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说源于古代女子头上佩戴的步摇;一说是艾人的变异形式。它或用缯,或剪制艾叶,攒绣成仙、佛、虫、鱼、花、果、百兽等形状,“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将上述物品贯串起来,就是“豆娘”。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即将来临,尽管有些传统风俗在演变中消失,五彩斑斓的端午饰物毕竟在历史上真切地存在过,希望这些非遗文化能更好地得到保护与传承。

--> 2024-06-07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3717.html 1 端午饰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