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7日,在新桥乡大源村田间,刚栽插的水稻秧苗吐出一片新绿,田地里到处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今年新引进‘明优 1 号臻占’和‘青香优’两种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种植,200亩农田4天可完成插秧,效率高、成本低且质量好。”这是戴夏长委托泰宁县力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服务的第三年,从种到收无需操心,丰收时坐收粮食。
“我们合作社专门为农户提供机耕服务,这段时间非常忙,一天下来几十个电话。”夏种开始,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邹发旺就忙着联系农机手帮助农户耕种,抢抓种植期。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节约成本又增产量,还解放农民双手,使其乐当“甩手掌柜”。
近年来,泰宁县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的同时,始终绷紧粮食安全弦,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广“烟稻轮作”模式,引导村民种植普通水稻和水稻制种,促增收、提产效。
“除了种植200亩水稻,今年与种业公司签订合同将制种300多亩,虽然种植普通水稻成本更低,但制种的亩产值比它高将近2000元,经济效益高很多。”有着20多年水稻种植和制种经验的邱友亮是泰宁朱口镇的种植大户,目前烟叶采收已经进入尾声,正忙着水稻制种育秧。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随着近年来泰宁县种业振兴行动的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种植户参与制种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企业统一收购解决销路,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种地解决技术难题。近两年,县里又提供了充足的烘干设备,同时保障农机用电需求,解决全县90%以上的种子收晒难题,把不良天气对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种子发芽率和生产效益全面提高。
此外,为拓宽水稻制种全产业链业态,朱口镇县级种子加工共享平台正加紧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大幅提升水稻种子加工仓储物流能力,实现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水稻制种成为“锁住”粮食安全门及群众创收的“金钥匙”。泰宁的稻种还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在越南杂交水稻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不仅让当地粮仓满起来,也让泰宁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如今,泰宁已成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2023年全县制种备案企业达42家,杂交水稻制种面积4.075万亩,完成水稻制种产量850万公斤、总收入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5%、6.8%。
(泰宁记者站 刘清香 陈启芳 通讯员 廖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