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寿
十一岁那年的暑假,我跟着邻居的几个伙伴,上山砍柴。这一砍,就是十多年。
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目的地是一个叫肖公洞的地方。到了砍柴地点,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树木的残干断枝,叶子已经干枯或者掉落,这些枝干都是干的,砍回去就可以烧了。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对于我来说,不仅惊喜,还有震撼。惊喜的是,以后不用愁没地方砍柴了,震撼的是,这场面太壮观了。我想起路上伙伴们的话:“原来这是我们大队做的山场。”我记住了“做山场”这句话,也记住了有“做山场”的地方,就有柴砍。以后只要听到哪里做山场,我们都趋之若鹜。
“做山场”也不是年年有,没做山场的时候,也要砍柴。但要在深山老林里找干树枝并不那么容易,我常常为了能够砍到一担柴而在密林里寻觅半天。有时,我和伙伴在山上转七八个小时,翻过几个山头,扎进几个深谷,才勉强砍得一担柴回家。
我的足迹几乎踏遍附近的山山岭岭。
砍柴是辛苦的,但砍柴也是快乐的。在十多年的砍柴时光里,我的心中珍藏了无数美好的画面。
我领略过山脉富于变化的脸。春天,先是高大的阔叶树枝和一些落叶灌木的枝丫间冒出星星点点的叶子,嫩绿的、淡白的、鹅黄的,在充足的阳光下,嫩叶撒着欢地拉长拉大,树枝渐渐淹没在浅绿色中。跟着,树冠上又铺上一层薄薄的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这是阔叶树的花骨朵,把山脉染成几抹素妆。之后,花朵不甘落后抢着绽放,随着树冠的造型而千变万化,远远望去,如同笼罩着一团团大大小小的蘑菇云。
进入夏季,花瓣凋落,成为泥土的一部分。山脉的颜色趋于一致,阔叶树的叶子也渐渐向深绿转换,在阳光照射下,叶子闪闪发亮。
秋天降临,叶子绿得更深了。在重重叠叠的叶子下面,那些原来细小的种子渐渐长大,直到成熟蒂落。这是森林奉献给所有动物的礼物——野果。随后,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褪去翠绿的素妆,竞相打扮自己。此时的山脉,翠绿和彩色相间,而那彩色部分,红橙粉黄共存,把山脉漂染得分外耀眼。
当一阵阵北极的冷空气越过武夷山巅,侵入闽西北的每个角落时,大多数阔叶树的叶子便纷纷掉落。灰色成为主色调,树梢和树枝裸露在寒风中,交叉、穿插,长长短短,疏疏密密。山脉上的所有树木收起锋芒,为下一个年轮的生长积攒养分。
我见识过森林腹地的真实面目。钻进林海,高大的乔木就像一个个巨人无声地挺立着,有的粗大,有的伟岸,有的苗条。有的树干笔直,树皮光滑;有的棱走全身,龙筋虎骨。粗壮结实的柯木成群结队,高大挺拔的荷木三三两两,亭亭玉立的小青杨东躲西藏,身姿袅娜的小叶樟羞羞答答,坚如铁石的栎木神情肃穆,身份高贵的楠木偶露真容,林中隐士黄花梨木仙踪罕觅。还有那灌木簇拥其间,葱葱郁郁;竹子择地而居,风摆荷叶;木藤为树钟情,缠绕盘旋;野草幽居深谷,独自芬芳;菌菇悄然叶下,暗中灿烂。
林木肃立、野兽出没、鸟儿惊飞、虫蛇爬行、涧水潺潺、光影斑驳,森林里到底有多少生灵,我无从知道,但明白,那里一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穿梭在林海中,我感受到了森林的广阔胸怀;流连在林间小道,我惊诧于森林的丰富多彩;仰躺在林地上,我体察到了宇宙的无穷奥妙。
那个时候,我感到森林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人们可以不断地向森林索取。村民们除了砍柴,家里建房、结婚时打家具、种田所需的农具、菜地里的瓜棚豆架,还有那美味的坚果和浆果、各种中草药全部来自森林。
向森林索要的还有造纸人、种菇人、烧炭人、采脂人、挖笋人、寻菇者、采药者、偷猎者,他们或长年住在山里,或奔波于森林之间,行色匆匆。
“做山场”还在继续。我看到一片又一片林子被砍倒,看到公路上一部又一部的货车拉着木头离开县城,向着不知名的远方驶去,便想起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那篇《井冈翠竹》,我心中颇为骄傲,为家乡有这么多的木头骄傲,为这些木头能够像井冈山的竹子一样走向大城市、为城市建设发挥作用而骄傲。
树木砍了,还可以种,数十年后,一片片新的森林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家乡。我的家乡,森林永远不会消失。
树木真的种了,林子也真的回来了,然而,我却渐渐发现,这些林子,并不是我记忆中森林的模样,很多记忆中的东西都不见了。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森林是什么?并寻求答案。有人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有人说森林是人类的第二摇篮。我觉得都对,可又觉得没理解。
有一次,我在书店读到了美国自然摄影家罗伯物·卢埃林和科学家琼·马洛夫合作的摄影作品《灵性森林,万物生长的天堂》一书,一段话深深吸引了我: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从林冠的枝叶到地下的根土,充满了息息相关的植物 、鸟类、哺乳动物、昆虫和真菌……在这个生命网中,微型的和大型的,生的和死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所有的生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是,这个生命网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思考着,渐渐恍然:森林,是不同的植物之间、动物之间、生物之间物竞天择的一个体系。生命网是竞争中产生的。
砍伐之后就是炼山、造林。然而炼山的结果是烧尽了大量的阔叶树、灌木、藤、蕨、草的种子,许多植物成了濒危物种,连铁芒萁这样最常见的蕨草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新造的林子只剩下杉树和松树,没有阔叶树、灌木、木质藤、菌菇,动物就失去了生存家园。人类的砍伐和造林,其实是破坏了物种之间的天然竞争。
这时,我明白,森林在一轮轮砍伐和炼山中已经大伤元气。
数年前,作为县政协委员的我,写了一条提案,内容是改善林分结构。当时林业部门给的回复是,县里正在实施这项工程。听了介绍,我感到庆幸,人类正在用科学的精神恢复森林的面目。
期待,我心中的那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