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6月19日

袁传胜:以两年之约 续一生之情

白叶坑村新建成的休憩步道 (黄柳青 摄)

袁传胜(中)与村民们话家常 (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记者 林馨怡 三元记者站 黄柳青

2022至2024年,省审计厅干部袁传胜作为选调生被派到三元区挂职锻炼,先后在岩前镇白叶坑村和区审计局工作。两年时间里,他深入挂职所在地,为乡村产业强筋壮骨,将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为基层审计机关增添了活力、动力、智力。

“两年挂职行,一生挂职情。白叶坑村为我上好了群众路线的第一课,区审计局的工作让我更加了解了基层审计机关,同时也提升了业务水平,这都为我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年时间虽短,但与岩前镇白叶坑村村民和区审计局领导同事的深情厚谊,是我永远的滋养、一生的财富。”

成为村民知心人

2022年9月,刚到白叶坑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袁传胜放下行李,住在村部。得知村里来了位年轻博士,村里顿时炸开了锅。“白叶坑村这么偏僻,条件这么差,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待不住,他能待得住?”“这么年轻,学历又高,走过场的吧。”……种种质疑声在村子里传开。很快,袁传胜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村民的质疑声。

袁传胜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做点事,改善村民生活。他迅速进入角色,开展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快速厘清帮扶工作思路。“先当学生,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为了弄清当地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了解村民所思所盼,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

袁传胜明白,只有成为村民的朋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他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谈心,讨教工作方法;经常在村民聚集的小广场,与村民们坐在同一张长板凳话家常;在田间和村民一起撸起裤腿,在水稻田抢收抢种;作为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他在白叶坑村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群众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渐渐地,袁传胜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村民有什么事情都会跟他说。“当地群众都叫我小袁。”袁传胜笑着说。一声声亲切的称呼,是白叶坑村百姓对袁传胜最大的尊重和肯定。

在白叶坑村,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地曾是村集体的宝贵财富。然而,多位村民向袁传胜反映,由于白叶坑国有林场租赁村集体林地的价格已经30多年未曾变动,导致村财损失较大,大家意见很大。袁传胜快速回应村民关切,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只有沟通协商,才能打破僵局,为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袁传胜带着村委会商量出来的租金调整方案,多次与当地的林业部门、林场进行深入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支持。在省审计厅在三元挂职的领导支持推动下,大家共同努力,林业部门同意相关诉求,签订了合作框架,同意在原有基础上每年提高租金约20万元,给户籍人口只有500多人的小村庄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固定收入,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实在在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一次次的日常走访中,袁传胜得知了村中倒塌的龙居桥的故事。这座桥是清乾隆年间武举人朱洪祥为了村民的便利而修建的,历经岁月沧桑,是村子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诸多村民心中的乡愁所在。每当提及龙居桥,村民们的眼里总会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期盼。

面对村民们的期待,袁传胜决定行动起来。他与村干部一起,精心拟写了龙居桥重建募捐书,积极奔走于村内企业、乡贤和村民之间,号召大家为重建龙居桥捐款,最终得到了各方支持。如今,修好的龙居桥伫立在村口,连接着村民的过往与未来,也将历经风雨,见证岁月,诉说村庄的故事。

“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再次看到龙居桥……”采访中,村里的老人们不时发出感慨,眼含泪花。

争做苏区实干家

“我第一次抵达村口,目睹这条破损不堪的通村道路时,就坚定要把修复村道的任务搬上首要日程。”袁传胜说道。

白叶坑村党支部书记尤恒龙介绍,通村道路由于早些年铁路施工的影响,被重型机械压得面目全非,长期未能得到修复。这条破损的道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有人因为道路颠簸而骑摩托车翻入水沟。

了解到这一情况的袁传胜,立即着手制定修复计划,并在次月带着村干部前往省直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在单位领导支持帮助下,在袁传胜和其他同事共同努力下,2023年春节前夕,大约5公里的进村道路得到了修复。“现在走夜路也不用害怕了。”村民朱忠求高兴地说道。

村委会为了让村民有更好的休闲交流场所,打算在村本点修建一条休憩步道,了解相关需求后,袁传胜带着项目介绍和计划去相关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支持,并成功获得20万元资金支持。如今休憩步道已建成,每当夕阳西下、傍晚时分,总有村民信步其中。“看着村民脸上挂着笑容,在步道休憩、聊天、散步,感觉自己为了这个事跑前跑后的一切都值得。”袁传胜欣慰地说。

以白叶坑村为家,干出成效,赢得信任。虽然在村里只有短暂一年,袁传胜依旧将白叶坑村牵挂心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有许多工作想做却没来得及做……”如今,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筹集资金,白叶坑村红色遗址永安堂修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和发扬优秀文化,白叶坑村一直在路上。

从学习苏区精神到实践苏区干部好作风,从防洪、抗旱,到征地拆迁、项目实施等,袁传胜以低调务实的行动展现出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情怀,让青春之花开在了乡村大地。

写好审计大文章

琢磨审计问题,写好审计文章。在三元区审计局挂职副局长期间,袁传胜主要分管生态环境资源审计、信息报送等工作,为区审计局一手解近忧,一手谋长略。

尽管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袁传胜深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层一线的实践并非易事。他抱着谦虚学习的心态,将自己视为“小学生”,迅速融入审计局的日常工作,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具体项目相结合,不断磨炼和提升自己。

在资环审计方面,袁传胜充分发挥自己在该领域的专长。他利用局里的“审计微讲堂”平台,为同事们讲授生态环境审计的最新方法和要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他全程参与局里资环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和报告定稿过程,严格把关,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努力下,三元区审计局已经成功完成了某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任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和某乡镇自然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显著提高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并且2024年的资环项目也在稳步有序开展。此外,利用在局里工作的机会,他结合局里开展的项目,跟着领导同事学习了财政审计、经责审计等不太熟悉的领域,争取掌握更多专业本领。

“袁传胜同志将省厅的高效工作方法和关于资源环境的审计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他还特别对三元区的文旅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为我们带来了一份极具价值的调研成果,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区审计局副局长洪国荣说。

此外,袁传胜还致力于提升三元区审计局的信息报送录用率。他协助负责信息报送工作,除了逐字逐句、从严把关修改相关信息文稿写作,自己还写信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和高效传递。在他的推动下,三元区审计局的信息在省级、市级、区级平台的录用数量大幅提升,信息报送成绩在区直单位中名列前茅。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三元已在袁传胜的生命中镌刻下深深烙印。离别在即,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里的人,将成为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牵挂。“我不会忘记白叶坑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好人好事好文章,这山、这水、这人,将成为生命旅程中难以割舍的美好回忆。”袁传胜说。

--> 2024-06-19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4202.html 1 袁传胜:以两年之约 续一生之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