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6月21日

泰宁 人文历史溯源

泰宁古城

无诸狩猎塑像

●童 杨 文/图

泰宁于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建县,称归化县。回望泰宁千余年建县史,能否从中梳理出较为清晰的人文历史脉络呢?我认为,把泰宁人文历史发展脉络归纳为:闽越骨血、汉唐气象、中原衣冠、两宋鼎盛、明清精致,较为妥帖和准确。

为什么呢?若沿县志追寻,找不出因缘。北宋以前,泰宁无志,清·乾隆《泰宁县志》上称“东汉以前,蔑可稽矣”“若宋、元之志,不可考矣。”目前能查到最早的志书,是元朝中叶泰宁邑人邓荣著的《杉阳志》,“为泰宁县志权舆”,可惜只存书名,内容缺失;明洪武年间,梁礼撰有洪武志;正统间,廖富修有正统志;之后,就是嘉靖志、万历志、康熙志及其续志、乾隆志,再之后还有民国志。现在能看到的志书只有康熙志、康熙续志、乾隆志和民国志了,其余的均佚。由此入手来探寻泰宁的人文历史,无疑是一大缺憾。

古泰宁归属百越,是偏僻、蛮荒之地。这样落后的深山穷谷之地,如何实现“从蛮夷之地归为教化之邦”的呢?这得益于泰宁的几次移民和迁徙,也可以当作人文历史形成的几个阶段来分析。

秦汉时期的闽越阶段,闽越王无诸在泰宁建行宫、囿园,带兵丁、仆从等驻扎于此。此时,泰宁的行政规制为校乡。应该说,闽越王无诸开启了闽越文化,为泰宁人文历史奠定了基石。无诸为越王勾践后裔,在商周之时,“《禹贡》扬州之域,于周职方为七闽地。春秋属越,后为楚所灭。子孙播迁海上,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无诸一生骁勇善战,和平时期仍不忘骑射练兵,经常率领将士到泰宁山区狩猎,并在这一带修建了高平苑和乐野行宫。

唐贞观四年(630年),杨胥马偕同其母舅廖轮将军从湖北江陵(古荆州)奉旨入闽征剿葫芦洞(开善一带古称)九峰山草寇高海、高澄匪众。肃清匪患后,朝廷命杨胥马率子杨善生、廖轮之子廖董钊镇守并屯垦于此。之后,廖董钊取名廖开,杨善生取名杨善,地名便各取一字,叫“开善”,有“开基、善后”之意。他们以开善溪为界,溪东归杨,溪西归廖。此时,泰宁的行政规制为校场。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闽王,统治全闽,邹勇夫率兵丁驻防泰宁,此时,泰宁的行政规制为归化镇。据《八闽通志》记载,如果南唐要入侵闽越,归化镇是必经之道,王审知“遣勇夫镇遏之”。于是,邹勇夫奉王审知命,举家迁到归化镇。他采取“先靖后治”的对策,征剿土匪,维护地方安宁;抚集流亡,帮助修理房舍;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提倡耕织自给,民用自足;劝导裁织布,开发矿冶(金、铁)、陶瓷及其他手工业生产;轻徭役,薄赋税,兴学校,敦教化。经过他励精图治30年,带来“民襁褓而至,始遂生息”四方“干戈相寻,独归化人物蕃,田地辟”的可喜局面,为之后的两宋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泰宁人口增多,主要来自江西、浙江、闽北、湖广、河南等地,这次迁徙来的人数最多,达9万多人(包括后裔),以至于在北宋时期,泰宁“户口日益富饶”,成为“闽大邑,民户三万,所出赋万缗”。此时,泰宁的行政规制为归化县。公元1086年,北宋状元叶祖洽因“名曰‘归化’,诚有负于兹土”,奏请哲宗皇帝,改为“泰宁”,并沿用至今,开启了两宋的鼎盛。

元朝以后,泰宁人口锐减,导致外地人口再一次迁往泰宁,主要是客家区域内的汀州人,赣州、建州等地也有人迁往泰宁。

用诗来描述、归纳这五次人文历史的变化,分别为:

闽越无诸奠基石

闽越无诸建行宫,开疆辟土为校乡;

兵丁仆从畋猎处,高平苑里聚兽场。

犁锄锤斧刀剑矛,启蒙人文始飞扬;

金铙晚翠传后世,苦槠坑里葬功高。

杨廖二将定校场

江陵勇士奉旨来,平定盗匪九峰山;

溪东杨家开基业,溪西廖氏屯垦忙。

诗意浸润古校场,悠远情宜奏华章;

荆楚文明驻开善,花鼓车灯韵味长。

邹公挥鞭入泰邑

邹公挥鞭入泰邑,烟火百家遍荆棘;

葺宅召民始生息,自此泰宁定疆域。

轻徭薄赋重教化,历经图治人物辟;

民沐恩泽不忍去,千秋功业后人继。

闽中大邑属泰宁

闽中大邑自北宋,北人南迁始繁荣;

显德五年归化县,状元奏请泰宁城。

县治谋划芦峰下,日月星盘古宅隆;

民物繁庶户殷实,人文鼎盛改遗风。

元后纷纷迁外乡

物阜民丰终有时,举家纷纷迁外乡;

土地糊口实艰难,经济贫乏是主因。

泰邑自此显凋弊,重建文塔费苦心;

汀州客家流入此,赣州建州共相济。

之后的迁进迁出当然也有,但成规模、集中式的移民没有了。

从文化表象上看,泰宁有过对蛇的崇拜,这是闽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闽越之“闽”,源于对蛇的图腾崇拜。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这个“闽”字为“东南越蛇种”。若用民俗学的眼光看,把“闽”解释为:以蛇纹的形状做“图腾”的部落,并不是“蛇”变“人”,这样比较合理。可以这么说,闽越文化深深烙印在泰宁人文历史的骨髓里,衍化为泰宁人文历史的骨血。

从行政区划看,古泰宁由校乡、校场,再到归化镇,进而建立县治,行政区划逐步升级,人口逐步增加,家族逐步融合,经济渐次繁荣,文化崭露头角,对外经贸交往频繁。向好的发展时机,延展到北宋时期,成就了泰宁的“汉唐气象”,使之成为闽中的大家风范。当然,这一切与邹勇夫采取的“先靖后治”的休养生息对策是分不开的。

泰宁人敬祖穆宗,在“衣冠南渡”中,保有“中原衣冠”信仰;有着多神崇拜,泰宁的寺庙是众神联合国,除供奉儒释道外,还供着本地的神祇,有的还放着祖宗牌位,这与其他客家大抵相同。当然,还有一些民俗风情,也与各地客家大抵相近。

两宋时期,泰宁不论从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历史上最为繁荣时期。“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人口的红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强盛、社会的稳定,使之成为“闽大邑”。

泰宁古建文化鼎盛于明清时期,现在依然保存的尚书第、陈家大院、童氏宅院、太和堂等,都建造于明清时期;经过历代积淀,泰宁的民俗文化在这一时期得以最后确立,如傩文化、普庵文化、戏曲文化、道乐清音、灯事文化等,极大地丰富了泰宁的人文与民俗,成就了泰宁明清的精致。

也就是说,泰宁人一方面保留了远古时期百越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文化、艺术等,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受到华夏文化深度的影响,从而创造出灿烂多彩的泰宁人文历史。

综上,泰宁的人文呈多元化,有闽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耕读文化、客家文化、科举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等文化融合,成就了泰宁人文历史的多元性、复杂性、灵活性,但同时呈现出来的又是零碎的、分散的、小众的,不像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泰宁的文化影响是有限的,基本上局限于一村、一地,没有在全县范围形成共同、独特的地域文化。

有人会问:为什么北宋时期,泰宁人口达16万之多,从而成为闽中大邑?除泰宁是客家迁徙的中转地等原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或经济)对人口的承载量。泰宁面积不大,穷山僻谷,对人口的承载量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人口数量,必然导致外迁。试想,在一个不能养家糊口的地方,生产、生活还能产生美感吗?

泰宁这个区域,从表面上看形成了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却一直没有形成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然而,就其语言和民俗而言,也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言,各说各的话,各过各的生活,如此而已。

正因如此,泰宁没有形成其独特的民俗,也没有独特的个性,没有强大的家乡观念,更别说是宗族的团结思想。若再说深些,泰宁人完全没有形成骨子里的文明或文化。区域文化或区域文明是要生长在骨髓里的,但泰宁没有。更主要的原因,每个宗族都想着在泰宁生活只不过是客居,是人生或家族的驿站,没有长远的打算和永久的计划,这就形成了泰宁人不温不火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表现为:待人接物不容易走极端,价值取向“好自为之”和“中庸之道”,有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态度和明哲保身做人方法,人人都掌控、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尺度,很少有越雷池的行为。说好听一点,是性情温顺,胸怀宽广,耐心好,不暴怒;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怕事、躲事,最好没事,谨防引火上身。

--> 2024-06-21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4297.html 1 泰宁 人文历史溯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