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爱兰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尤溪置县。县,以母亲河尤溪为名。尤溪,又叫沈溪,所以尤溪县城,又叫沈城。
宋词里说,山是眉,水是眼。我对这样的比拟赞叹不已。我认为山水之于县城,犹如血脉和生命般不可或缺,如果少了山之巍巍,水之汤汤,县城将荒凉如大漠。明崇祯九年县志载:“尤溪,双峰北耸,二水东注,帷山翼其西,象山揖其南。清溪一带,抱县治之后而东注焉。”沈城得天独厚,山环之,水绕之。尤溪从城东淌淌而下,其支流青印溪从西到东穿城而过,两溪在湖头溪潭交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版尤溪县志中,母亲河尤溪始终是“合青印、湖头二溪逶迤而东”,也就是说,青印溪和湖头溪交汇后,才叫尤溪。1981年地名普查,重新定义了“尤溪”:“均溪和文江溪在下尾自然村汇合后始称尤溪。”
一千多年来,“尤溪”这个县名始终不变,狮麓春云的县署位置也始终不变。县署所在的城镇,通常就叫“城关”。但尤溪县的城关镇,以前却是叫“城溪镇”(始于民国29年),1951年才改名为“城关镇”,办公地点在帝君庙,就是现在的城关镇政府内。
风吹,云移,光阴掠过。沈城早已不复当年模样。
七五路和建设西街
沈城有一北一南两条略平行的主街,南北走向的中心路把这两条街就串成“工”字形。“工”字的上一横,以中心路为界,往东叫解放路,往西叫七五路。“工”字的下一横,仍以中心路为界,往东叫建设东街,往西叫建设西街。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是七五路和建设西街。
七五路,此路是为纪念尤溪县1949年7月5日和平解放而命名,穿城而过,横贯东西。它在岁月里一次次华丽蜕变,1958年前是沙石公路,经过不断升级改造,现在是宽24米的柏油路。它目睹了街道两旁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改革浪潮中的风云变幻,有的寂灭,有的重生,有些部门从繁荣走向衰败,有些部门发生裂变。
百货公司在七五路9号,在物资匮乏、供应紧俏的年代,百货公司经营着从五金、针织、副食、鞋帽服装到生活用品等大大小小的百货用品,比如有号称“四大件”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也有铅笔、墨水和针头线脑。老式玻璃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摆放清晰明了,井井有条。顾客选好商品后,一律现金交付。售货员拿过算盘,噼噼啪啪几下算好账,开票据找零头。老百货1992年改制、1996年关闭,职工下岗自谋生路,企业资产变现拍卖,用于抵偿企业债务和分流安置职工。现在的七五路9号,是一座气派的商住综合楼,一楼是奶茶店、肯德基、钟表店,二楼三楼是酒家、茶庄、美容院,四楼以上是住宅。人来人往的老百货已消散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但“老百货”这个名词,在尤溪依然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参照物。
位于七五路17号的七五商场,商品货物与老百货大同小异。我的长姊当年就是这个商场的售货员。据她回忆,当时商场共有48人,有9个柜组,对应着五金、食杂、鞋帽等类别。1992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改制,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采取的是“基数承包、超利分成”。1998年姊姊和她的同事们买断工龄下岗。我到县城念高中时,她在布匹柜。每到周末,我就带着小外甥去七五商场等姊姊下班。商场是水磨石地面,大吊扇挂头顶上呼呼地转着。布匹柜木制的柜台上有刻好的尺寸,姊姊先在柜台上将布匹量好,然后拿起小剪刀剪出一个小口子,之后双手握住切口的两侧,再一用力,只听“刺啦”一声,一片云霞一样的花布被撕了下来,买布的人小心翼翼地叠起,心满意足地走了。姊姊将布匹送回去,又抱下另一匹布转身招呼下一个顾客。
电影院在七五路11号,1965年建成,内有座位1560个,分左中右三个区。其实电影院除了放电影,也做大会场,还举办大型歌舞晚会。一排排的椅子是可以翻上落下的板椅,人一起身,椅板就垂直落下。因此,电影放映完毕时,观众纷纷起身,整个电影院是一片噼哩啪啦的椅板翻落的声音。以前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将黑,人们就有说有笑地去电影院。售票窗口像个袖珍的窑洞,半尺见方,弯腰低头才能看清里头售票员的脸。检票口是两排一米的高铁栅栏,小孩子完全可以把它当高低杆玩。也许念高中时学业繁重,我竟然想不起在这个电影院看过什么电影了。现在的七五路11号,是前后呈“凹”字的连体写字楼和居民住宅楼,写字楼在前,面朝七五路。负一楼是百联超市,“凹”字的底部,写字楼的一楼是各类商店、城关信用社,小电影院位于写字楼与居民住宅楼之间,处于“凹”字的凹陷处。
汽车站在七五路18号。我在县城念了三年高中,去外地念了两年中专,毕业后回到尤溪县,分配到乡下税务所上班。来来去去,少不了和汽车站打交道。当年的汽车站,整栋楼是砖木结构,候车室小而灰暗,座椅是木质的,朽旧不堪,为了防止座椅挪动,用一些铁丝绑扎。候车室里拥挤无序,候车的旅客和他们拎的蛇皮袋一样灰头土脸。检票时,检票员拿着一个喇叭竭力奋喊: “去某某地的,检票上车了!”现在的汽车站依旧在七五路18号,当年小而暗的候车楼已推倒重建。候车大厅全空调开放,落地玻璃窗宽敞明亮,一排排靠背座椅干净整洁,还有充电设备、饮水设备、咨询台等便民设施,LED屏实时播放出站车次。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我觉得还在七五路18号的汽车站,更能体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的大变化。
七五路就说到这,现在说说建设西街。其实我们通常叫它“下街道”。这是条说不清年份的古街,据说是尤溪置县建城后,年深日久慢慢形成的。此街原名宣德街,鹅卵石铺砌,凹凸不平。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石板条铺砌,民国十九年街道两旁加宽人行道。石板下是下水道 ,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都是沿着这暗道流到街道南面的青印溪里。街道两侧是两层木质阁楼,二楼走马楼挑出(临河的那面)。一户紧挨着一户,都是前店铺后住家。一律的小黑瓦,一律的木制门、廊、窗,与石板铺成的街道倒也相得益彰。石板街很窄,一架板车拉过,行人就要避让到屋檐下的台阶下。有的石板有些松动了,放学时,回家的孩子叽叽喳喳地跑过,就发出空咚空咚的声音。下街道的店铺几乎都是经营服装鞋帽的。虽然店面小而暗,但粉刷后装上大电灯,再挂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就有了花团锦簇的气象。靠近年关,这条街就分外热闹。1997年旧城改造,改石板路为水泥路,路面拓宽到41.7米。低矮连片的小木房消失了,高大气派的现代楼房拔地而起。这条街是服装街,以前是,现在也是。
红卫场和南门市场
红卫场在县政府大楼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沈城以庵、庙、祠、阁为标志分为五街十坊三十八巷(不含水东、水南),宣化坊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红卫场及周边的这块地儿就是以前的宣化坊。红卫场,以前叫“衙前埕”,文化大革命期改称“红卫场”。虽然1978年改称为“中心广场”,但人们怎么都改不了口,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叫它“红卫场”。当年,红卫场的左侧是县招待所,后更名为尤溪宾馆。4号楼和2号楼一南一北,中间的空地上有一个不规则造型的大池子,池里有水、有鱼和假山。池子后方是1号楼,楼左前方立着一块石碑:“韦斋旧治”。宋乾道七年(1171年),南宋理学家朱熹回到他的诞生地尤溪,瞻仰了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的衙署旧址,亲书“韦斋旧治”,当时知县石子重为之勒石立碑。这块碑是邑人卢兴邦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找石匠临摹仿刻的。2002年4月,县事业单位的尤溪宾馆改制,原有的干部职工分流。物换星移,原尤溪宾馆旧址上,已建起豪华气派的四星级宾馆。“韦斋旧治”的石碑依旧在,但位置变动了,移到现在的尤溪宾馆右前方。
没有古树名木的城市,是没有历史的城市。红卫场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几棵古榕。这几株古榕位于县署的前方,是古代县衙的风景树。县林业部门制作牌子,注明了它们的树龄是八百多年,显然,它们是南宋时期的。物换星移,它们始终在。我现在看一些县城的老照片,若有这几棵古树,我就以这几棵古树为坐标原点,脑子里虚空延伸出横轴、纵轴,一下就能确定出老照片中建筑物的地理方位。它们是这个县城的守望者和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过宋时明月宋时风,也见证过元时的铁蹄在它身边打马而过,更见证过明、清时期至今的乡民在这青印溪畔繁衍生息,而今又换了人间。
南门市场在河边路37号,市民一般就叫菜市场。这个市场于1984年9月投入使用,共206个摊位,30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县城居民提供了生活所需。市场一楼是海产品干货、干鲜果品搜集位和板鸭、卤肉等熟食摊位。负一楼三面封闭,一面临着青印溪,里头是一排一排水泥的摊位,有蔬菜区、海鲜区、河鲜区、家禽区、肉摊。因为南门场太过狭小,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人头攒动,根本迈不开脚步。何况负一楼临河,一有暴雨涨大水,浑浊的洪水就灌进来。为了提升县城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南门市场于2017年9月30日起关闭,启用城南闽中农贸综合市场。至此,南门市场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常年在单位食堂用餐,只有节假日才会去南门市场买菜。去买菜,会顺便去熟食摊买两个油管吃。油管是尤溪特色小吃。在面皮上先铺一层豆酱肥肉丁,再将豆腐葱花拌匀铺上,用面皮将馅料卷起、切段,锅底倒一碗水,铺上竹箅,锅周边刷上猪油,将半成品竖起靠在锅边,边蒸边煨,甚是味美。
铁索桥和沙洲公园
有河,自然有桥。一座城有了桥,就在空间上丰富了。老沈城有悬索桥,大家都叫吊桥。
文明桥在古南熏门外,又称青印桥、水南桥。以前是石墩木构桥。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朱熹回尤,为文明桥题写了“溪山第一”和“文明桥”二匾,悬挂于桥的两头。该桥与玉溪桥合称为“虹桥晓月”,为尤溪十景之一。文明桥几度毁于水火又几度重修。1976年改为钢索吊桥,桥长59米,桥面宽2.6米。我在尤溪七中(现为文公中学)念高中时,看电影、进城购买物品,都是走这座吊桥。这铁索桥是用3根直径25公分钢丝绳铺底,两端拴上粗大原木埋入地下,做地锚固定,钢丝绳上铺木板为桥面,两侧还有钢丝绳护栏。吊桥走上去晃晃荡荡,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调皮的孩子会使劲把桥面悠起来玩,往两边晃,或上下颠。1991年,其上游约一百米处修建了石拱桥,名为“文公桥”,吊桥便被拆毁了。另外几座吊桥建成的时间大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1978年11月,玉带门钢索桥建成,桥长65米,桥面宽2米;1980年6月,西门加工厂钢索桥建成,桥长75米,桥面宽2米;1984年12月,沙洲钢索桥建成,桥长145米,桥面宽3米。以上诸桥均在本世纪初拆毁,改为石拱桥和钢筋混凝土桥。
最后说说沙洲公园吧。沙洲公园在建成公园之前,叫沙坂。在县志中(康熙五十年辛卯版),它叫尤溪洲:“尤溪洲,县东崖(岸)。洲旧多尤姓,故名。”它原是一块杂树荒草丛生的沙地荒滩,由尤溪(湖头溪)和青印溪所携的泥沙堆积而成,四周环水,历史上几经洪涝灾害,被泛滥的河水淹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农场将这块沙坂开辟成果园,种植李、梨、枇杷等经济作物,还建成葡萄繁育基地。那时农场员工出入沙坂要划“鸭母船”(两头尖的无篷小木船)。
1984年底,尤溪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沙坂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公园,叫沙洲公园。由于当时县政府财政困难,需多方筹集资金。“人民公园人民建”,县政府向全县干部职工群众发放“沙洲公园有奖募捐券”,每张2元。全县人民踊跃购买,共筹集了27万多元。1985年底,连接公园与城区的钢索桥正式建成投用。1986年,尤溪县第一个综合性游乐园——沙洲公园正式开放,占地面积18.8公顷,内设儿童乐园、旱冰场、登月火箭、猴子山动物园、露天舞场、林荫甬道等休闲娱乐设施。据说开放日当天就有将近1万多人入园。计划经济年代的公园都要收取门票,最早的门票是5分钱,后慢慢增至一元,最后取消了门票。
以前进公园,铁索桥是唯一的通道。走过铁索桥,主干道的左侧是大草坪,草坪上有跷跷板、儿童滑梯。主干道的右侧是竹林,曲径通幽,还有个凉亭。沿主干往前直走约百米,是一尊肚子中空的巨大的弥勒宫。在弥勒佛的大肚子下面,是两扇复古的大门,推开门,里头就是游乐场所——鬼屋。当年弥勒佛塑像所在地,就是现在的音乐喷泉处,县里的大型的文化活动常常在此举办,我就在此参加过几次大合唱。弥勒佛的右边是一个卖彩画、玩具的小门店,左边就是一个台球厅。
过弥勒佛像,再往前直走,道路呈“V”字分岔,雷锋塑像在“V”字顶端。往“V”字右边走,是溜冰场——大约在现在的奎星阁这个方位。一个圈起的场地,买张票一次两个小时,超时要加钱。领鞋处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四轮滚轴溜冰鞋,报出自己的鞋码,工作人员很快就能找出。溜冰鞋硬、重,有点像加了轮子的皮靴。鞋带的系法也很讲究,否则溜几下,鞋带就松开了。那时溜冰场承载了不少“70后”“80后”的快乐青春,正滑、倒滑、后溜、S溜、抱火车……飞一样地在场子里转。我在公园散步时,常在溜冰场边停下脚步,看年轻人在场里滑出各种花样,却很少下场。总觉得旱冰场应该属于青春飞扬的青少年,自己却已过了这个季节。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沙洲公园给沈城市民带来欢笑和美好的回忆,见证了光阴的流逝,也见证了县城的发展和变迁。2008年,沙洲公园开始了它的美丽蜕变,成为集休憩、娱乐、文化、科普教育、观赏以及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公园。紫阳公园加上两岸河滨,用地总面积450亩、亲水驳岸长5.7公里。原先公园的50亩成片小树林被保留下来,并建成穿林而过的200米长木栈道。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河中的小沙洲、岸边的小湿地也都被尽量保留了。
我会偶尔想起当年沙洲公园的铁索桥、草坪、溜冰场,但我更喜欢现在紫阳公园的亲水步道、九曲桥和十里桂花香。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时代,公园该有它不同的模样。
从空中俯瞰现在的紫阳公园,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左脚印。当年的沙洲公园,是脚掌部分,脚心到脚后跟都没开发,是一片萋萋沙洲,竹林幽密,河边芦苇丛生。说真话,我更喜欢它土里土气的老名字“沙坂”——溪水在它两侧静默地流向前方,芦苇丛里有水鸟在哐哐地叫,有点混沌苍茫的野性之美。住在沙坂上的人家,定然也有些“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田园诗意。
一座有年轮的城市,一定会有一个倒影:一座新城,一座老城。老县城,有古老而怀旧的建筑,狭窄而幽静的街道。新县城,改变得那么彻底,那么快速,仿佛想彻底抹去老县城留下的仅有记忆。我们在新城里生活,却总是忍不住怀念老城。
也许我们怀念的是,老城里年轻的自己。
(本文选自《城关记忆》,发表时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