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6月26日

乡村“守艺人” 守护多彩传统文化

苏初传介绍自己的雕刻作品

占彩贞在编竹篮

苏初传承接祖祠翻新工作

苏初传在雕刻佛像

●卢素平 曾 程 罗珍华 文/图

木匠、篾匠、石匠……曾经,乡村匠人是乡间一道流动的美丽风景,他们的存在,使得乡村生活更加充实和色彩斑斓。如今,这些身怀高超技艺、根植乡村沃土的能工巧匠,成为了传承传统记忆、留住乡土情怀的重要符号。

精雕细琢显匠心

6月3日,在大田县博雕古建工艺品制造厂,负责人苏初传全神贯注地用刻刀对一尊关公木雕进行精修,身旁刻有花鸟的茶桌、弥勒佛木雕等作品栩栩如生。

苏初传今年54岁,出生于大田县太华镇甲魁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事木雕工作已20余年。他坦言:“刚学雕刻时,我的手指经常被刻刀划破,想过要放弃,但是出于对木雕工艺的喜爱和谋生需要,还是咬牙坚持了。”

苏初传打小就喜欢绘画,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德化陶瓷厂和惠安木雕厂当学徒,对雕刻越发感兴趣。于是,他认真学习基本雕刻操作工艺,仔细观察老师傅如何使用刀具,一有空闲便到其他车间闲逛,了解木雕的打磨、修坯和彩绘等流程,抓住一切机会提高雕刻技艺。勤学苦练,善于钻研,苏初传逐渐摸出了门道,雕刻技艺越来越好。

1999年,苏初传从木雕厂辞职,回到大田,成立博雕古建工艺品制造厂,承接木雕生意,把木雕当作职业。

苏初传回忆,在朋友的介绍下,自己接到了第一单木雕活:“当时既兴奋又忐忑,生怕成品顾客不满意。”为此,他详细询问顾客要求,认真构图,细心雕刻。此次雕刻很顺利,7张案板原材料一张也没浪费,贡桌成品出来后,顾客很满意。首战告捷,给了苏初传满满的信心,随后便源源不断有顾客找他订制木质饰品摆件、茶桌、匾额等。

为适应新变化,苏初传还专程前往市工艺美术首届高级人才研修班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地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木雕工艺水平。

慢慢地,苏初传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匠人,福州、尤溪等地的人也慕名请他承接各类木雕活儿。如今,除了木雕作品,他也承揽祖祠翻新、桥梁修建领域的木雕活。

“他雕刻技术精湛,对作品要求严,单子交给他我很放心。”客户邱国南说,上月,他找苏初传订制一块富春宫牌匾雕刻,完工后,当他看到拍照作品,表示黑色底漆有点粗糙,苏初传当即再花费近一个多小时进行精修。

一路走来,苏初传的木雕作品频频获奖,根雕作品在三明市庆祝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百年艺术品展览获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铜奖、大田县非遗手工技艺大赛雕刻类银奖、大田县第二届职工文化节“福”文化工艺美术创意二等奖……

篾编老人的坚守

一根竹子,一把小镰刀,再通过纯手工编织成款式各异的竹篮,不仅是一种谋生技能,更是一项传统技艺。

“一根麻竹片要用小镰刀削三次,才能做成编织竹篮的材料,每次切片都要非常均匀,才好编。”6月4日,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吴山小组,占彩贞正拿着小镰刀,将一根根麻竹削成又细又长又软的竹篾,动作十分娴熟。

今年74岁的占彩贞,小时候在浙江生活,16岁就开始编竹篮,如今已经不知不觉编了58年了。“当时,我们从浙江逃难过来,就学会了编竹篮这个谋生技能,我们管竹篮叫‘难民盆’。”打开记忆的闸门,占彩贞娓娓道来。

手艺人不容易。从选竹、砍竹、破竹、削竹、编篮……每一道程序都是纯手工,一天下来,正常情况下占彩贞也只能编两只竹篮,就算加班加点,一天最多做四只。

“这种竹篮一只卖15元,一天下来只能挣几十块钱,年轻人不愿意,只有我们这种上了年纪又没什么劳动力的人,才会花时间做一些卖了补贴家用。”占彩贞说,自己40多岁之前也都是在田里干活,后来出了车祸,腿脚不便,就只能在家里靠编竹篮挣一些钱,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说着,占彩贞把她使用多年的小镰刀递给记者,只见镰刀已被磨得发亮,刀柄处更是磨出了几道沟壑。岁月不仅在这把小镰刀上留下了印记,也在占彩贞的手上留下了痕迹,她的每根手指头都比一般人的粗,布满厚厚的老茧。

“我们平时不怎么编的,偶尔编一编,手都会磨出泡,还经常被刀削出血。”一旁的枫元村妇联主席吴惠香说,现在全村会编竹篮的不下30个,但真正在编的人很少,因为不挣钱。有时候,村里举办“花海跑”等活动,村民们也会拿一些到活动现场售卖,这样售价能高一些。

占彩贞一边拿出样品,一边接过话茬:“一般情况下,都是江西那边的老板过来收竹篮,我们是根据订单来做的。竹子的形状和大小也要按照客户的需求来,有花篮、菜篮,还可以编成小小的果篮,生意好的时候都很抢手。”

“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我对编竹篮感情很深,年轻时靠这个谋生,现在老了靠编竹篮打发时间,希望有人能把竹编手艺传下去。”占彩贞感慨。

重振传统工艺任重道远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曾经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吆喝声,离我们渐行渐远。

在采访中,多数乡村匠人表示,以前靠手工制作的现在大多已成机械化,再加上很多手艺人赚不到钱,年轻人也更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所以大多数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苏初传深有体会:“就像手工木雕工艺,要经过设计、构图、雕刻、抛光等工序,其中雕刻最考验匠人的手艺,运刀、雕刻的凹槽深度、宽窄都大有讲究,没个三五年时间很难学好,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沉下心去学?”

如何让传统手艺发扬光大,更好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传统工匠的挖掘培养力度,2023年建立首批“三明乡村工匠”人才库200人,推荐100人参加省级乡村工匠评选、2人参加全国乡村工匠名师评选。今年年初,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3年福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名单,我市有7位工匠上榜。乡村工匠名师认定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对非遗人才的肯定和激励,也有助于激发更多传统技艺传承人积极投身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出生于1960年的蔡和书就是7位上榜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名单的工匠之一,他从事黄酒酿造四十余年,是“尤溪桂峰黄酒酿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技艺,他注册“蔡岭坊”商标,打造蔡岭坊家庭农场并成立尤溪县首家由村集体投资的旅游公司,大力发展桂峰酿酒业,如今桂峰黄酒已成为响亮“名片”。

大南坑位于将乐县安仁乡蜈蚣鼻村,这里曾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地。随着时代变迁,绝大多古柴窑已渐渐被废弃,只有“陈记柴窑”的主人——陈克余、陈振云父子依旧保留着完整的传统陶瓷制作技艺。2014年,他们注册成立将乐陈记柴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传统陶瓷制作技艺,其工艺陶瓷、仿古陶瓷及特色定制陶瓷产品备受市场欢迎。2018年,“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列入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将乐分式龙窑建造技艺”,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重振传统工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些根植于三明沃土的能工巧匠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正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方式,赋予其新的生命。

--> 2024-06-26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4468.html 1 乡村“守艺人” 守护多彩传统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