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榴珍
何为君子?见仁见智。对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来说,莲便是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与周君一样,我也是喜爱莲花之人。记得儿时最喜爱的游戏便是“荷花荷花几月开”:七八个小伙伴手牵手按住蹲在圈中的荷花仙子,待儿歌唱道“五月不开六月开,开啰!”手便放开,美丽的荷花仙子便翩然而出,无瑕的童心顿觉惊艳动人欢乐无比……由于对莲情有独钟,儿歌让我知道并记住了荷花是在六月开。其实故乡很多人爱莲,除塘植,许多富裕家庭住房宽敞的院中还有荷花缸。荷不仅有观赏价值,其籽、藕、叶还有实用价值,故而建宁有百里荷田之壮观。读中学时学了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描写了六月的西湖足可留恋的美景。爱莲的我当时就倒背如流。课外又自学了晚唐五代词人李珣的《南乡子》:“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荷团遮晚照。”好一个纯情少女嬉莲塘的温馨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尤爱那句“争窈窕,竞折荷团遮晚照”。
杨万里描写了荷花之多,叶之碧,花之红;李珣则描写了叶之圆(荷团)之大(能遮晚照)。及至后来读到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方觉得这篇古代散文有别于其他的分量:不仅描写了莲的美丽形象,还深情歌颂了莲坚贞高洁的品格,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深层的思想感情。文章可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爱花史的概述,对莲花高洁的形象铺陈描绘;第二部分分评三花(菊、牡丹、莲),突出了莲是“花之君子”,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后来,国学课上又再次欣赏了《爱莲说》,经老师讲解,笔者对此文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个性,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的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是周敦颐为官的经验总结,他不想同流合污。
《爱莲说》通篇(含文题)只122字。可谓一篇微型散文,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说理通透。表达的内容很丰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诸花的品评,显示陶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又表达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时尚;后写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抒发了作者要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高尚志向。综上所述,《爱莲说》不失为一篇古代文质兼美言简意赅不乏现实教育意义的精短散文。它让我百读不厌,且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