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峥嵘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强国建设,开启时代新篇。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103周年华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正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领航中国,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多国人士认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天翻地覆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携手开创人类社会更美好未来注入不竭动力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是一座灯塔”
“中国政府一定很爱她的人民。”6月初,尼日利亚驻上海总领馆商务专员穆哈穆德·哈桑在贵州参加“驻华使节地方行”时由衷感慨。此行中,哈桑以及澳大利亚、智利、日本等国20余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外国驻华机构代表亲身感受到中国开山架桥的速度与质量,更看到天堑变通途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从新增城镇就业,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曾19次访问中国,中国的发展令人震撼,中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他们正享受着国家经济社会繁荣带来的裨益。”约旦中国问题专家萨米尔·艾哈迈德说,他撰写了多本关于中国发展经验的书籍。“我注意到中国是基于人民利益来制定发展规划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这是发展中国家可汲取的重要经验。”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持有类似看法。“我曾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讲过一堂关于中国减贫经验的公开课,学生们提问,‘我们应学习哪些中国经验?’”莫西说,“我诚实地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座灯塔,给中国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繁荣发展而不断努力,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大规模的集体努力。”埃及社会主义党总书记艾哈迈德·巴哈丁·沙班说,“通过多次访华,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福祉所作努力的认可。”
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本伟莱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路易斯·雷内·费尔南德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也为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的高质量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科技发展、生产和服务自动化、数字经济为重点,提高内需在经济中的作用,将全体人民的福祉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如何能够取得成功。”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说,“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结合本国实际和自身特点选择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要前进,就必须继续踩好踏板”
“自1984年我第一次到访北京,我目睹了中国发生的独一无二、波澜壮阔的巨大发展变化。中国从哪里获得力量来实现这场变革?”德国普鲁士协会主席福尔克·恰普克坦言,这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过去十余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国际合作和投资提供诸多机会,提升了全球经济信心。”卢旺达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专家约瑟夫·穆塔博巴说,“中国在推进改革方面的不懈努力,有力增进全世界对社会发展的理解。”
中国邀约、万商云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链博会等各式展会,成为世界见证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窗口。人们注意到,“低碳”“绿色”等关键词在这些展会上随处可见,一系列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含量,向“新”而行的中国迸发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力量。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董事长伊克巴尔·瑟弗认为,中国提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非常具有前瞻性”,有助于保持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注重应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行业的现代化,“这符合全球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任务。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认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中心”,“中国正转向重视质量胜过数量的增长模式,并强调自主创新以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未来产业的加速发展”,“要了解中国下一阶段的全面深入经济改革,必须从思考新质生产力入手,理解它如何融入中国经济愿景和未来的宏大背景中”。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海内外高度关注中国将如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中国、繁荣世界。
“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就像你骑自行车,要前进,就必须继续踩好踏板。”著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一书的巴西巴中关系顾问、公共政策学者米尔顿·波马尔说。他最近访问中国期间,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以及道路上飞驰的新能源汽车,这一切给他带来新的惊喜。“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期待出台的相关政策能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灾害应对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认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非常关键,因为它必须为中国经济未来前进方向设定路线,制定须优先落实的政策。”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中国提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我们正在深入研究。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持续推进,以及我们西方可以从中学到什么,都将非常有启发。”
“让所有人都能在发展道路上前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维护单极霸权两种力量的较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取向的碰撞,我们应如何抉择?
观察人士注意到,“政党的责任”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向全球主要政党举行的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共有的主题。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公道正义一边,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为各国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重要贡献,是全球和平与进步的重要贡献者。”黎巴嫩共产党政治局委员阿里·拉马丹说,他曾作为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干部考察团成员于今年3月来华访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方推动下,中东地区主要政治力量加强合作、追求和平,比如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实现和解。”
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广杂交水稻、菌草种植技术,修建开通多条铁路和班列,“一带一路”合作十年间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为劝和促谈奔走、为匡扶正义担当,身体力行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忠实实践者;举办文明古国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探索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智慧、中国理念闪耀国际舞台。
在墨西哥城自治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员爱德华多·齐利眼中,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政党交流,推动更多主体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发挥作用,“为多元化世界注入新能量”;博茨瓦纳国民议会议长斯凯莱马尼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想要的是共同发展的朋友,是让每个国家都变得更好”,“因为如果每个国家都得到发展,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巴西巴中关系顾问波马尔说,中国倡导多边合作,提出三大全球倡议,通过经济、制度与文化方面的合作,向世界展示人类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并通过自身的成功向世界验证这条道路的可行性、正确性。
波兰议会波中友好小组前主席彼得·加齐诺夫斯基说,中国重视同“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真诚地帮助非洲国家等应对贫困挑战,许多非洲国家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制定了脱贫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今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周年,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华举办。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公共产品不仅推动中国发展,也助力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激励着非洲国家在追寻“非洲复兴”的过程中“走出一条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从中非命运共同体到中拉命运共同体,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不断突破地域、领域和时空界限,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实现现代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重要愿景。”阿根廷天主教大学教授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说,“这是一种不同的、更加包容的愿景,让所有人都有一席之地,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政治、宗教、种族等方面的藩篱,秉持互惠互利原则,让所有人都能在发展道路上前进。”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