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宇 曾 程 雷露微 杨 颖
7月8日至10日,由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等十余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组成的“三个不要忘记”主题宣传采访团,前往建宁、宁化、清流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活动,深入挖掘我市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振兴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让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故事传播得更好更远。
建宁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全国每10粒水稻种子就有1粒以上来自建宁,有“北张掖,南建宁”的美誉。2023年,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达到3800万公斤,总产值超过22亿元。“建宁水稻种子”是全国首个水稻种子地理证明商标,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水稻产区,还远销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走进位于溪口镇枫元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水稻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秧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农田。“我们眼前的稻田有4000多亩,后面还有10000多亩。”枫元村党支部书记刘炳煌说。
基地地处杨林溪沿岸,跨越包括枫元村在内的6个村庄,面积1.5万亩,田间地头利用机耕道建设农旅观光小火车线路,供游客欣赏周边稻浪滚滚,拍照留念。
看着眼前一片丰收的景象,澎湃新闻福建运营中心主任朱园丽感慨道,这不仅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老区人民的辛勤劳作,才能开垦出这片泽被子孙的万亩良田。接下来,自己会以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完整、立体地展现革命老区的精神面貌。
在宁化,采访团来到宁化石壁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县总医院、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地,实地探寻宁化县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医改及“无陪护”医院创建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气象、新成就。
“宁化县总医院的‘无陪护’措施让我十分震撼,没想到一个县级医院能做得这么好。”中国商报记者王一宁坦言,自己居住北京,这里的“无陪护”服务甚至比北京的部分医院更规范,服务更到位。这是他第一次到三明,看到了革命老区在经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宁化县实施“五大行动”纵深推进医改,县总医院“无陪护”医院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神经内科等3个学科病区入选全市首批“无陪护”试点病区,有关创建经验获《人民日报》报道推广。
目前,总院拥有经过规范化培训取得上岗证书的护理员91名,能够为患者提供24小时照护服务;开放试点病区6个,占比60%,“无陪护”率达 83.35%。今年4月起,医院将“无陪护”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患者及家属满意率94%以上。创建“无陪护”试点病房建设案例,还在“第五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市医院擂台赛”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案例。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走进位于清流林畲的毛泽东旧居,气势磅礴的《如梦令·元旦》呈现在记者眼前。在清流县博物馆原馆长刘光军的阐释下,大家深深被红军战士无坚不摧、胜利前进的革命精神所折服。
清流是薪火相传的中央苏区,属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毛泽东、朱德等革命伟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拥有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毛泽东旧居。这里先后有2.7万人参加革命,6000多人参加红军,2800 多人参加长征,到陕北的仅剩3人,为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
听着刘光军的介绍,中国新闻网记者袁秀月表示受益匪浅,尤其是墙上一条条红军标语,背后竟然有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很受触动。
当天,采访团还实地采访了清流气枪厂、开元射击训练基地、林畲镇石下村等地,详细了解清流县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具体举措。袁秀月表示回去后将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清流老区变化,讲好三明发展故事。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谈,集中采访时间虽短,但采访团对三明的印象越来越深刻。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三个不要忘记”重要嘱托,用双脚丈量红色土地,用双眼观察苏区巨变,用双手书写老区新貌,共同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聚心、聚智、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