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7月12日

誓死保卫苏维埃

——清流保卫战遗址背后的红色记忆

清流城南高地——南寨 (红 菇 摄)

清流保卫战南寨战斗遗址 (陈汝辉 摄)

●清流记者站 杨玉婷

“这里是当时守卫清流县城的最后一道防线。”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记者跟随清流县委史志室主任王宜峻来到清流城南来龙山,寻访清流保卫战南寨战斗遗址,探寻先辈足迹,追忆红色故事。

蝉鸣声声,草木芃芃。清流保卫战南寨战斗遗址虽已覆满青苔,但砖石堆砌起的堡垒仍清晰可见,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光辉岁月。

保卫清流,壮烈牺牲

“这是一场十分惨烈的战斗,清流县城失守后,当时的清流县委成员全部壮烈牺牲。”王宜峻介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主力红军长征后,失去红军主力依托。1934年11月26日,清流县委抱定必死的决心,打响了保卫苏维埃的清流保卫战。当时,闽赣省军区指示清流要“备足粮食,坚守城池”,而清流城内兵力仅600余人,面对十倍于己的国民党52师,他们誓言“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经过一天激战,清流县城失守,清流县委书记林圣才、县苏维埃主席王兴旺等,率游击队和苏区干部继续与敌人打巷战,直至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他们“绝对忠诚”的誓言。

“清流保卫战意义重大,展现了清流苏区人民坚定信念、忠于职守、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凝结了清流党组织自诞生以来一路拓荒、发展、壮大的血泪与意志。”王宜峻说。

从城市支部到清流县委

清流县地处闽西腹地,是中央苏区最早的21县之一。1930年1月,红四军回师赣南途经清流,1月10日,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在清流里田打响锅蒙山战斗,歼灭国民党保卫团马鸿兴部600多人。1月14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进入清流,15日抵达林畲宿舍,后经归化、宁化进入江西。行军途中,毛泽东写下著名的《如梦令·元旦》。 红四军转战清流,革命的星火就此燃起,迅速燎原,层峦叠嶂、一碧千里的清流,成了游击健儿的“青纱帐”、红军往来的安全通道和“扩红补给”的重要地区。

中共清流县委的前身中共清流城市支部,是清流首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30年8月,中共清流城市支部成立,隶属中共长汀县委,支部支委4人、党员8人,清流地方党组织就此开始发展。9月,在城市支部领导下,清流李坊农民暴动取得成功,随即建立起清流县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李坊乡革命委员会。

1931年7月,随着党员数量增多和分布范围扩大,为便于开展工作,清流先后建立城南、城北两个支部,城市支部自然消失,清流党组织进一步发展。12月,中共清流县委成立,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工会、少先队、青年团、儿童团、交通部等工作部门,辖城南、城北和里田3个支部。1932年4月,李坊乡支部成立。1932年底,清流县委下设城郊、城北、嵩溪、嵩口、安乐5个区委。

在清流县委领导下,全县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发展党员,组建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作战,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红军筹粮款,粉碎了敌人的数次“围剿”。

红色旧址打造清流名片

点点星火,明明如炬。从中共清流城市支部成立到清流保卫战浴血奋战,革命先辈们为众人抱薪,为革命开道,让红色成了清流永远的底色,革命精神成了清流人民永远的“精神图腾”。

目前,清流保卫战战斗遗址群保护与修缮项目已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福建段)建设保护规划。“接下来,清流县将持续推进林畲红军史迹群项目建设,做好长校、里田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以及田口游击队暨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动清流县红色文旅教育实践基地及附属设施项目建设,激活红色资源,打造城市名片,助力乡村振兴。”王宜峻介绍。

--> 2024-07-12 ——清流保卫战遗址背后的红色记忆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5209.html 1 誓死保卫苏维埃 /enpproperty-->